20160429免疫学概论.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0429免疫学概论

2016年4月29日 免疫学概论 免疫学概论 免疫学史 免疫总论 免疫系统 免疫应答 固有免疫 一、免疫学史 古老而新生 经验阶段 实验阶段 理论阶段 现代免疫学 人痘 始于何年说法不一 古书考证关于人痘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宋贞宗时期 ----公元10 世纪 明代隆庆年间----公元16 世纪, 人痘已有了很大发展, 分为时苗与熟苗。 《种痘心法》 “选时苗之顺者, 取其痴以为苗, 即为时苗。” “若时苗能连种七次,精加选炼,即为熟苗。不可不知。” “其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拨愈精,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患也。” 我国古代人民智慧:认识到通过人体连续传代的方法, 可使天花病毒毒性减弱, 成为减毒疫苗。 人痘是我们的祖先在同传染病进行长期斗争的实践中, 遵循中医“以毒攻毒” 的辩证观点,从而发明的一种预防“ 天花”的人工疫苗。 16世纪后期及17世纪初 传至亚欧许多国家 18世纪中期 在世界各国流行 预防及抑制天花病发挥了重要作用。 祖国医学在免疫学发展史上所做出的一大贡献, 为英国人琴纳Jenner发明牛痘苗和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发明减毒痘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开创了人工免疫。 牛痘苗 人痘苗发明800 年后, 英国人琴纳Jenner在18 世纪末发明了用以预防天花的有效人工疫苗—牛痘苗。 牛痘苗是继中国的人痘苗之后, 免疫学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发明。 Edward Jenner (1749-1822年) 1749年5月17日出生在英国西部13岁开始学医8年 1792年荣获医学博士学位 Edward Jenner(1749-1823) Edward Jenner纪念馆(原旧居) 挤牛奶的人手有伤口, 感染牛痘病毒, 发生局部痘疮。但凡患过牛痘的人就不会再得天花。 由牛痘病毒制备牛痘苗 接种后, 只会使人引起局部不适反应, 对人毒力不增加, 但却使人能够产生抗天花病毒的抵抗力。 痘苗弥补了人痘苗的不足, 安全、可靠 接种后不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They should be vaccinated first Why do they not want to play with my kids? 1979 年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布“天花在地球上绝迹”,牛痘接种是人工免疫预防传染病最优秀的范例。 实验阶段 自牛痘苗发明后的100多年里, 免疫学的发展处与一个停滞阶段, 直至19世纪在法国人巴斯德Pasteur 等人的努力下得到了迅速发展, 步入了兴盛的实验阶段。 巴斯德(1822-1895年)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他证明了乳酸和酒精发酵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提出加温灭菌的方法,为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1880年他发现鸡霍乱杆菌的陈旧培养物能预防鸡霍乱的感染,首先创造了减毒疫苗。 利用高温培养 炭疽菌减毒株 炭疽疫苗。 狂犬病毒在动物体内连续传代, 获得减毒株, 狂犬疫苗。 减毒疫苗的发明, 为疫苗的制备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为应用免疫学方法预防传染病开创了新局面。兴起了主动免疫的方法(active immunization)。 1888年学者发现白喉的病原菌能产生毒素, 初步说明了白喉发病的机制。 1890年贝林(德)和北里柴三郎(日) I.白喉脱毒外毒素注射给马 II.具有抵抗力的马的血清再注射给正常马 III.正常马对白喉毒素具有了免疫力 马血清中发现了一种能中和白喉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 抗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 抗毒素可通过免疫血清被动转移到正常动物体内。 1891年贝林用动物的免疫血清成功地治疗了一个德国女孩, 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的先例。 血清学的建立 此后很多人从免疫动物或传染病病人血清中发现了多种能和微生物或其产物发生结合反应的物质,通称为抗体,而引起抗体产生的刺激物质称为抗原。建立了抗原、抗体的概念。 抗原和抗体因能发生特异性结合,为诊断传染病建立了血清学诊断方法,免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血清学。 Active immunity and passive immunity 理论阶段 19世纪末---免疫本质认识的分岐 两派学术观点: A.以俄国生物学家梅契尼柯夫Metchnikoff为代表的细胞免疫学派 机体免疫中细胞吞噬作用是主导的 B.以德国学者艾利希Ehrlich为代表的体液免疫学派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