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贵州众一金彩黔矿业有限公司织金县少普乡大雁煤矿 ZHONGYIJINCAIQIAN ZHIJINXIAN SHAOPUXIANG DAYANMEIKUANG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2016年度) 矿长: 方和兵 总工: 李西昱 编制: 胡 彬 织金县少普乡大雁煤矿 二0一六年二月 目 录 一、矿井概况 2 二、矿井灾害的确定及分布 13 三、事故的预防 14 四、矿井灾害事故的处理 33 五、灾变救援组织机构 37 六、灾变设备、设施与资源 40 七、通报和通信联络 41 八、培训和演练计划 42 九、灾变的启动…………………………………………………………………42 十、“计划”的贯彻和要求………………………………………………………43 一、矿井概况 ㈠ 井田概况 1、交通地理位置 区内目前交通以公路为主,矿区有公路通过,距km;距km,交通条件较好煤矿位于贵州省县南部,行政区划属县管辖。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界,该矿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5″~10°35′2″,北纬2°30′54″~°31′43″之间,行政上属织金县少普乡管辖。矿区形状呈不规则多边形,长1.075km,宽km,矿区面积km2。水文 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气象地震 区及邻近出露的地层为二叠系上统组至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龙潭组(P3l) 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第四系(Q) 本矿区构造较复杂,主要构造形迹为宽缓的背斜,分布于矿区中部断层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及南东边缘,现将褶曲和主要断层分述如下: (一)褶曲 在矿区中部有一背斜,轴向为NE~SW向,两翼地层倾角平缓一般为4°~8,为本矿区主要构造成份。 (二)断层 在矿区内发现断层F3、F3-4、F3-3、F120、F12-1、F12共六条。 F3断层:位于矿区外北部,走向NE65°~80°,倾向NW,倾角约70°左右。断层两侧地层明显缺失;正断层,断距60~20m左右. F3-3断层:为F3派生断层,位于矿区北部,横穿矿区北部,走向NE~SW,区内长约1100m,倾向NW,正断层,断距25m左右,倾角约70°左右。 F3-4断层:为F3派生断层,位于矿区北东部,走向NE~SW,区内长约350m,倾向SE,正断层,断距10m左右,倾角约60°左右。交于F3-3断层。 F120断层:位于矿区东部,走向NE~SW,区内长约350m,倾向NW,正断层,断距10m左右,倾角约60°左右。与F12-1断层相交。对煤层影响不大。 F12断层:位于矿区南东部,走向NE~SW,区内长约850m,倾向NW,逆断层,断距20~50m左右,倾角约35°左右。被F12-1断层破坏。F12-1断层:位于矿区南东部,走向NE~SW,区内长约1000m,倾向NW,逆断层,断距20m左右,倾角约35°左右。与F12断层相交。 这些断层对煤层有一定的破坏。 井下发育有小断层,但对矿井开采影响不大。区内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中等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9层,即6、61、7、16、17、20、23、27及34号煤层。其中6、7、16、17、20、27号煤层是全矿最主要可采煤层,其次是61、23及34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此外,14、29及30号等煤层仅有极少数见煤点达可采厚度,而且厚度变化悬殊、可采区分布零星、面积太小,其重要性及可采程度远及上述各层。 现将区内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自上而下逐层描述如下: (1)6号煤层:黑色、粉状、半暗型煤,位于煤系上段之中部。煤厚两极值为0.85~5.45m,平均厚2.90m。含夹石0~6层,一般2层。该煤层层位稳定,对比可靠,煤层厚度大,并有规律变化,结构简单,可采系数,为90%,为区内较稳定的煤层。是主要可采煤层。 (2)61号煤层:黑灰~钢灰色,粉状或块状,半暗型煤。位于煤系上部中段,上距6号煤层2.40~11.80m,一般6.00m左右。煤厚两极值0.25~1.87m,平均厚1.00m。含夹石0~2层,一般为1层。系局部可采煤层。本煤层应属于不稳定煤层。 (3)7号煤层:黑色或钢灰色,块状,光亮型煤,上部距标四0~11.60m,平均间距2.45m,一般3.00m左右。该煤层煤厚两极值为1.05~3.20m,一般厚2.70m。全区可采,本煤层应属较稳定煤层。 (4)16号煤层:钢灰色,块状,半亮型煤,位于煤系中下部,距辅标菱铁质灰岩平均间距5.96m。该煤层煤厚两极值1.73~3.35m,平均厚约2.40m。煤层结构较简单,含夹石0~3层,一般1层,是全矿最主要可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