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ME安全操作原则
河北冀春年产20万吨二甲醚
扩能技改项目
(工程号:1263)
编号:1263-30-03
安全操作原则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
碳一化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四川 成都
2013年02月
目 录
一 前言 …………………………………………… 2
二 物料的特性 …………………………………………… 2
三 毒性防护与中毒急救 …………………………………………… 3
中毒及症状 …………………………………………… 3
防护与急救 …………………………………………… 4
四 生活卫生 …………………………………………… 6
五 工业“三废”治理 …………………………………………… 6
六 防火与防爆 …………………………………………… 6
严禁烟火、消除明火 …………………………………………… 7
防止易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构成爆炸混合物 ……………………… 7
防止摩擦和冲击产生火花 …………………………………………… 7
严防电气设备着火或爆炸 …………………………………………… 8
防止静电火花和雷电 …………………………………………… 8
包装运输注意事项 …………………………………………… 8
消防措施的要求 …………………………………………… 9
七 劳动安全卫生机构及人员配置情况 ………………………………… 10
八 专用投资概算 …………………………………………… 10
九 其他注意事项 …………………………………………… 10
一 前言
本生产装置采用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碳一化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开发的二甲醚生产技术,以甲醇为原料生产二甲醚,在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甲醇和产品二甲醚,均属于易燃易爆及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存在不安全和危害身体健康的各种因素。为了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及工业卫生措施来加以防范、消除不安全、不卫生的因素。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防止长期从事有害健康的劳动,避免劳动者发生职业中毒或导致职业病,实现安全生产,人人重视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是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 物料的特性
本车间使用原料甲醇以及产品二甲醚的主要特性如下表:
名 称 甲 醇 二 甲 醚 分 子 式 CH3OH CH3OCH3 分 子 量 32.04 46.07
特
性 无色透明的挥发性液体,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酯及卤代烷等相互溶。有毒,损伤神经及视网膜,严重时导致目盲或死亡。燃烧时生产兰色火焰,易氧化或脱氢而生产甲醛。属一级易燃液体。 无色易燃气体或压缩液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能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有毒,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对神经系统有影响。液体因迅速蒸发可引起冻伤。 物
化
常
数 沸 点 64.8℃ -23.7℃ 闪 点 12.2℃(开杯) -41.11℃(闭杯) 自 燃 点 385℃ 350℃ 比 重 0.7915(20℃/4℃) 0.661(20℃) 凝 固 点 -97.8℃ -141.5℃ 燃烧热值 170.9 Kcal/mol 347.6 Kcal/mol 蒸 汽 压 92 mmHg(20℃) 3 mmHg(20℃) 蒸汽密度 11.1 1.617(0℃、760mmHg) 爆炸极限 6.0~36.5% 3.4~27% 空气中最高
允许浓度 50 mg/m3 400 ppm 危 险 特 性 易燃,其蒸汽与空气能形成爆炸化合物。遇明火、高温、氧化剂等有燃烧爆炸危险。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钢瓶及附件损坏有爆炸危险。 适 用
灭 火 剂 抗溶性泡沫、泡沫、CO2、
1211灭火剂、干粉 雾状水、泡沫、CO2、
四氯化碳、干粉 除此之外,本车间在生产过程中需接触一些辅助物料。在开工时,需使用N2气对系统进行增压并预热催化剂床层。N2是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