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中国高铁盈利地图:东部线路赚翻 中西部巨亏(图).docVIP

时政热点:中国高铁盈利地图:东部线路赚翻 中西部巨亏(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政热点:中国高铁盈利地图:东部线路赚翻 中西部巨亏(图).doc

时政热点:中国高铁盈利地图:东部线路赚翻 中西部巨亏(图)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劳佳迪|上海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0期)   即使在“铁路第一大国”美国,高铁也一直是敏感话题。奥巴马上任不久便在国情咨文中抛出划拨数百亿美元的诚意,却招来共和党和土地私人所有者们大投反对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修不起——直到2015年,全美第一条高铁才在加州破土。   同一时间,曾因为成本高企导致亏损争议的中国高铁已经进入了盈利周期。官方口径长期讳莫如深的运营成绩单近日露出端倪:去年京沪、沪宁、宁杭、广深港、沪杭、京津6条高铁账面利润为正,除了京津高铁外,其余线路都在运行5年之内实现扭亏,去年净利润65.8亿元的京沪高铁更被誉为全球最赚钱高铁。   事实上,世界上公认收支平衡或盈利的高铁线路仅有两条:1964年通车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与1981年通车的法国巴黎—里昂TGV东南线。法国高铁在1995年依然陷于巨亏,甚至拖欠工资造成长达3周的铁路工人罢工。   不过,尽管国内部分高铁实现盈利的速度只有东海道新干线可堪媲美,但仍然有许多高铁无法打破亏损的局面。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郑西、贵广、兰新、成贵、南广、兰渝等多条中西部高铁线路都在亏损,有的甚至距盈利遥遥无期。   “人口红利”成盈利关键   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铁线正在成为最大的利润“奶牛”。京沪高铁当初的预期是,5年建设周期,加上运营5年,逐渐达到盈亏平衡,之后再用14年还本付息。在经历连续两年以10亿为单位计的亏损后,2013年甚至有市场传言称,京沪高铁的第二、三大股东,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还曾提出过退股要求。   但就在2014年,京沪高铁的日均发送超过了29万人次,高铁客票收入约300亿元,已经逼近盈亏平衡点,去年这条汇集全国高铁八分之一旅客人数的路线更是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斩获了高达近66亿元的净利润,一举成为铁路总公司手里最值钱、最优质的资产。   长三角区域的高铁普遍盈利能力突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持有沪宁高铁17%股份的江苏交通控股公司财报上看到,连接上海和南京的沪宁高铁也是在201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1.42亿元,去年利润进一步扩大,达到了6.41亿元;宁杭高铁则在2014年亏损3.8亿元后,同样在去年迎来利润拐点,净利润1.01亿元;而据铁路总公司原副总经理胡亚东透露,建设长度较短的沪杭高铁目前也已经实现盈利。   这与上述高铁沿线的人口密度息息相关。比如京沪高铁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以及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这两大最发达、城市化进程最快的经济区,沿线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6.7%,过百万人口的城市占了11个。沪宁、沪杭、宁杭三条高铁则是贯穿了中国城市群最密集、生产力最发达的长三角核心区域。   另两条率先盈利的高铁线同样演绎着“人口红利”的逻辑。以去年盈利1.77亿元的广深港高铁为例,香港段尚未开通,但在已经连接珠三角两大灵魂城市的骨干线路上,深圳和沿途设站的东莞都是人口流动大市。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0年间广东省人口净流入人数约为2062万,排名全国第一,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便是广州和深圳。   2008年就开通的京津高铁是国内首条高铁客运专线,120公里长的铁路线也连接着北京和天津两个举足轻重的北方城市,辐射的经济圈人口数量过亿。虽然没有京沪高铁那样低负债率的优势,据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介绍,目前这条“明星线路”也是盈利状态。   中西部高铁运营普遍惨淡   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铁相比,国家在中西部地区建设的高铁线却是冰火两重天。《中国经济周刊》注意到,早在2010年1月就投入运营的郑西高铁(郑州—西安)比京沪高铁更早面世,盈利能力始终堪忧。按照郑西高铁当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繁忙区段2010年每天开行59对高铁动车组、2018年每天125对、2028年每天177对。然而,如今郑西高铁每天仅开行30对左右高铁动车组,非但没有递增,连6年前的计划都大打折扣,上座率更是不足五成。在运营两年后,铁总曾披露过,由于这条高铁线亏损14亿元,拖累原本盈利4亿元的郑州铁路局亏损10亿元。   穿越了国内最长喀斯特地貌的贵广高铁盈利情况也不容乐观。据了解,贵广高铁总投资918.19亿元,其中50%为本金,50%为10年期贷款。贵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建波曾公开坦言,即使以6.6%的基本利息计算,一年还给银行的利息就要30亿元。而贵广高铁开通后,车票收入一年才10亿元,还不算水电、人工服务、零件损耗、维护等费用,亏损运营属意料之中。   同样惨淡经营的恐怕还有耗资1435亿元的兰新高铁(兰州—乌鲁木齐),虽然全线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