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腔镜脾切除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腹腔镜脾切除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
作者:叶冠雄 朱锡元 徐胜前 吴成军 作者单位: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多用于治疗血液病。作者对本院2000年6月至2007年2月开展的1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患者施行LS,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8~56岁。均为乙肝肝硬化,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无明显黄疸,6例有少量腹水病史。根据中华医学会2000年修订的诊断标准Child-Pugh分级,肝功能A级11例,B级7例。胃镜未见明显食道静脉曲张,5例有少量腹水经治疗后消失。B超检查提示脾脏轻至中度肿大,脾脏长径10~19cm,或厚 4cm,无巨脾。CT提示脾脏轻中度肿大,为6~10个肋单元。血小板 21~69 ×109/L-1。7例血白细胞 4×109/L-1,2例血白细胞 3.5×109/L-1。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右侧斜卧位,脐下缘穿刺建立气腹,置入10mm套管,30°、10mm直径腹腔镜,左肋缘下腋前线置入一12mm套管,为主操作孔,剑突下、剑突与脐连线中部离中线约3~5cm处右侧分别置入10、5mm穿刺器。气腹压力14mmHg。先切断胃结肠韧带,探查胰尾上缘脾动脉,若游离用粗线结扎脾动脉。手术由脾下极开始,用超声刀离断脾结肠韧带,脾胃韧带,脾肾韧带,遇>2~3mm直径的血管,切断前用钛夹夹闭切断,最好用顶端带锁扣的高分子聚合物夹或可吸收夹,胃短动脉胃端要先用钛夹夹闭。用10mm无损伤钳将脾脏向上、内、下各方向拔起,以配合离断各韧带,最后离断脾隔韧带。脾蒂用1号合成缝线双重结扎后远端用血管切割闭合器(Endo- GIA)切断并关闭。部分患者脾隔韧带难处理时可先处理脾蒂最后处理脾隔韧带。切除的脾脏装入塑料袋经脐部穿刺孔扩大至3~4cm后将脾脏剪为小块取出。脾窝放置引流管肋缘下穿刺孔引出。
2 结果 15例患者获得成功,3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2例脾周粘连,另1例为术中出血。手术时间110~270min,术中失血100~560ml,术后引流管引流出淡红色腹水100~800ml不等,2~3d后拔除,3例发生左胸腔积液,经抽胸水1~3次后消失。术后血小板升高,出院前升至(100~850)×109/L-1。5例发现有副脾,一并切除。4例发生术后脾、门静脉部分血栓形成,予及时溶栓抗凝治疗后消失。术后平均住院9.8d,无死亡。病理报告均符合充血性脾肿大。随访1个月~6年,脾功能亢进症状消失,无门静脉血栓复发。 3 讨论 1992年Delailre[1]报告首例LS应用于临床以来,LS主要用于脾脏正常大小的患者如血液病的脾脏切除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巨脾曾被视为LS的相对禁忌证。Kercher等[2]认为在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患者行LS是安全可行的。李松林[3]报告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施行LS。Kercher等[4]报道了49例手助式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恢复时间与正常大小脾的LS患者无明显不同。随着LS手术的不断熟练,手术失血量及中转开腹率不断减少,较大的脾脏也同样可以行LS。 作者选择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中轻至中度脾肿大的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术前要将肝功能纠正维持各项指标在A级至少B级范围以内,凝血酶原时间纠正在延长6s以内,血小板如<(20~30)×109/L-1,术前应输血小板,血小板至(50~60)×109/L-1以上再施行手术,减少手术创面渗血,增加手术野的清晰度。本组6例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未输血小板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有学者主张对巨脾行LS,手术前应用脾动脉栓塞,使脾脏缩小以减少术中出血[5]。但本组2例脾动脉栓塞术后分别半年和11个月时行LS,发现脾脏周围粘连严重,1例游离时出血,改开腹手术,另1例直接中转开腹手术。所以,作者不主张术前行脾栓塞。脾脏的粘连比脾脏肿大更难以在腹腔镜下手术。或者改在术前数小时最多24h以内行脾栓塞,在粘连未形成时行LS。既往有脾动脉栓塞史者不适合行LS。Asoglu等[6]认为手术早期结扎脾动脉,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它可以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脾脏的解剖而不增加手术时间。本组有8例手术早期作脾动脉预结扎,可以使脾脏缩小,出血减少,更利于脾周围的解剖游离,但部分患者脾动脉较难游离结扎。脾脏长径>20cm时,因腹腔内手术空间较小,显露欠佳、操作困难。建议改用手助式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否则易导致手术失败。本组3例中转开腹,其原因1例为术中出血,另2例为粘连。乙肝肝硬化患者易出血,一旦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