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敷法与热敷法的操作并发症
冷敷法与热敷法的操作并发症 梁玉贞 冷敷法 使局部血管和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控制炎症扩散 抑制细胞活动,使末梢神经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 降低体温 冷敷法并发症 一 局部冻伤 ㈠ 发生原因 1.末梢循环不良,低温下维持血供的小动脉容易发生痉挛,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2.冰袋温度低,持续冰敷用冷时间过长,使局部营养、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均发生障碍,严重者会发生组织坏死。多见于老年和幼小感觉迟钝患者及昏迷患者。 ㈡ 临床表现 局部冻伤可表现局部皮肤颜色变青紫,感觉麻木,局部僵硬,甚至组织坏死。 ㈢ 预防及处理 1.冷敷时间不能过长,每3~4小时冷敷一次。每次20~30分钟。 2.对进行冷敷的患者要经常巡视,观察冷敷局部皮肤情况,如肤色变青紫、感觉麻木,表示静脉血淤积,必须停止冷敷,及时处理,以防组织坏死。 3.刺激、过敏或末梢血管功能有异常(如雷诺氏病)时,应禁止使用冷敷。 4.冷敷部位一般选择在头、颈、腋窝、腹股沟、胸(避开心前区)、腹或四肢,一般不选择手、足、枕后、耳廓、阴囊等处。 一旦发现局部冻伤,立即停止冷敷,轻者予保暖可逐渐恢复,重者按医 冷敷法并发症 二 全身反应 ㈠ 发生原因 冰敷温度过低,持续时间过长。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及婴幼儿。 ㈡ 临床表现 寒战、面色苍白、体温降低。 ㈢ 预防及处理 定时观察并询问冷敷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处理。一旦出现全身反应,立即停止冷敷。给予保暖等处理。对感染性休克、末梢循环不良患者,禁止使用冷敷,尤其对老幼患者更应慎用。 冷敷法并发症 三 局部压疮 ㈠ 发生原因 翻身时不慎将冰块、冰袋压在身体下,而冰块、冰袋硬度高、有棱角,与体表面积接触少,受压时间过长,可引起局部压疮。 ㈡ 临床表现 局部压痕,疼痛不适。 ㈢ 预防及处理 1.避免将冰块冰袋压在身体下,可将冰袋吊起,使其底部接触所敷部位,以减轻压力。 2.缩短冰敷时间,经常更换冰敷部位。 3.改用化学冰袋或盐水冰袋。 冷敷法并发症 四 化学制冷袋药液外渗损伤皮肤 ㈠ 发生原因 化学制冰袋药液外渗 ㈡ 临床表现 皮肤潮红或水疱形成 ㈢ 预防及处理 1.使用前确保制冷袋完好无渗漏。 2.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如嗅到氨味立即更换。 3.皮肤潮红处用食醋外敷;如出现水疱者在水疱基底部用70%酒精消毒后,无菌注射器抽空水疱渗出液,加盖无菌纱布或按外科换药处理。 热敷法并发症 一 烫伤 烫伤是热敷最常见的并发症。 ㈠ 发生原因 1.可因局部温度过高引起局部烫伤。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没有准确测量水的温度,只凭手的感觉,易使温度失控;热敷器具与皮肤直接接触或用太薄的布包裹热敷器具与皮肤相隔,特别是使用玻璃瓶装热水,其导热效果更易发生烫伤。 2.末梢循环不良者、老人、小孩、知觉迟钝者、麻醉未清醒者和昏迷患者感知反应差,由于患者肢体移动后不经意接触热敷器具,很易导致局部烫伤。 ㈡ 临床表现 局部皮肤发红,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 热敷法并发症 预防及处理 1.治疗中应向患者解释目的、意义、注意事项,保证热疗安全。 2.保持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热水灌入前准确测量水的温度,不能凭感觉;根据病人的体质状态、局部组织对热的耐受力不同,选择适宜的水温,一般在60~70℃,知觉迟钝及昏迷患者不超过50℃。 3.应用热水袋时,隔一层毛毯或外包一层厚毛巾,避免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 4.医护人员要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热疗过程严密观察皮肤及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检查皮肤,如有皮肤发红,及时予处理,避免烫伤的发生。 5.皮肤发红者,立即停止热敷,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一保护皮肤,可给予冷敷,有水疱者按浅二度烧伤治疗。 热敷法并发症 其他并发症 由于对热敷的适应症掌握不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肌注青霉素后,因注射局部发生硬结,为促进药物吸收,进行局部热敷或理疗导致局部过敏反应;化疗药物外漏后误用热敷致使发生皮肤大面积坏死等。 ㈠ 发生原因 肌注青霉素后局部热敷或理疗导致过敏反应的现象,其过敏原可能是青霉素加热后的分解产物。青霉素的分解产物有青霉烯酸、青霉胺和青霉酸等。这些分解产物并无抗菌作用,但却有一定程度的抗原性。而且青霉素的分解速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研究证明,温度每增高10℃,青霉素的分解速度约增加2~3倍,所以局部热敷加速了青霉素的分解,产生局部过敏反应。 化疗药物外漏后热敷致皮肤大面积坏死的原因是热刺激降低了痛觉神经的兴奋性,可减轻局部疼痛,但使它局部血管扩张,可增加局部血流和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加重药液外渗,还可使细胞内的溶酶弹性增高,加重局部组织损伤,致使发生大面积坏死。 热敷法并发症 ㈡ 临床表现 热敷所致青霉素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局部发红,外观酷似急性炎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校园雨水收集工程方案(3篇).docx VIP
- GB∕T 43277.2-2023 医用输液(输血)器具用止流夹和流量调节器 第2部分:液体接触式刻度流量调节器.pdf
- Unit 5 Play by the rules--单元话题满分范文(教师版)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 脱毒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总结 .docx VIP
- 2025年北京市人民警察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师招聘考试结构化教育时政热点真题(附答案)多次考过.pdf VIP
- 像橘子一样的房子.pptx VIP
- 生物-安徽省六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素质检测考试试题和答案.pdf VIP
- 弱电Visio安防监控图例2.pdf VIP
- 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课文.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