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pdf

安徽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 摘要 随着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大批农民工纷纷失业返乡,在政府的支 持和鼓励下,开始了返乡创业,将“返乡潮”转变成了一股“创业潮”。农民工 返乡创业是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法[1]。它可以有效 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时,又 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无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对农民 工自身来说,都是意义深远且重大。安徽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受到全球金融危 机的影响,也掀起了一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热潮,为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省六个城市(南部、中部及北部各两个城 市,分别是宣城、芜湖、合肥、六安、阜阳、宿州)乡镇中的回乡创业的农民工 进行抽样调查,最终获得 168 份有效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问卷[1]。本文首先是 从城市、农村及返乡创业农民工自身三个角度对安徽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进 行分析;然后从返乡创业主体特征、返乡创业地点、返乡创业模式及规模、返乡 创业特色四个方面对安徽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进行描述,接着对安徽省农民工 返乡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主要有:(1)资金不足,融资难,缺 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平台;(2)用地困难,创业基础设施差;(3)创业素质低,创 业指导不足;(4)信息传递滞后,政府宣传不足。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 缺少有效金融支持[2]。因此接着以金融支持满意度作为评价其获取金融支持质量 和反映其资金需求的指标平台。随后本文针对调查数据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和路径 分析法对影响安徽省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影响 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满意度的因素,并着眼于这些因素,探索提高农民工返 乡创业金融支持满意度的有效途径,为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增收、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 研究结果最后表明:(1)整体上来看,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满意度 还比较低。(2)中间变量中除了“向亲朋好友借款评价”外,其他中间变量如“银 行信贷支持评价”、“民间借贷评价”、“税收减免评价”、“用地优惠评价”、“创业 奖励评价”、“创业保费补贴评价”都会直接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满意度。 (3)初始变量中“30岁以下”、“50岁以上”和“性别”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 支持满意度没有影响;“30-39 岁”、“村居民收入水平”、“人均收入”、“创业初 始资金”会直接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满意度;“40-49 岁”、“婚姻”、“文 化”、“家庭人口数”、“兄弟姐妹数”、“月话费”、“创业形式”则会通过中间变量 间接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满意度[2]。 万方数据 II 本文最终根据研究结果,从民间借贷、银行信贷支持、税收减免、创业奖励、 创业保费补贴、用地优惠、以及农民工自身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金 融支持满意度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后续政策制定及 落实提供了导向。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满意度 万方数据 III Abstract With the outbreak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 a large number of unemployed migrant workers have returned home , the government s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to start home business , the return flows into an entrepreneurial tide . Migrant workers return home business is a new way to achiev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It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farmers income is difficul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shortage of rural economy and other issues , at the time to absorb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 but also to promote loca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