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江之麋.ppt
5、犬畏主人,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狗因为害怕主人,于是和麋鹿玩耍,和麋鹿低头抬头十分友善,然而时常地舔自己的嘴唇,想要吃掉麋鹿。 6、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三年之后,麋鹿走出家门,看见大路上有一群野狗,立刻跑过去想跟它们玩耍。 7、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 这群野狗见了麋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杀了吃掉,麋鹿的尸体七零八落地散落在路上。 8、麋至死不悟。 麋鹿至死都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 文学常识 línjiāng zhī mí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两人一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捕蛇者说》、《三戒》、“永州八记”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世称“柳河东”又因曾在柳州任官又称“柳柳州”,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临江之人,畋(tián)得麋(mí)麑(ní),畜(xù)之。入门,群犬垂涎(xián),扬尾皆来。其人怒,怛(d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dàn)其舌。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1.畋:打猎 2.麋麑:小鹿 3.畜:饲养 4.怛:惊吓,呵斥 5.就:接近 6.习:常常 1、临江之人,畋(tián)得麋(mí)麑(ní),畜(xù)之。 江西省清江县有个打猎的人,捉到一只小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2、入门,群犬垂涎(xián),扬尾皆来。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翘着尾巴来了。3、其人怒,怛(dá)之。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4、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去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麋鹿在一起玩耍。5、积久,犬皆如人意。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6.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麋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只鹿,把狗当作自己真正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 寓意 作者对封建守旧势力及其爪牙深恶痛绝,采用寓言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作者通过这则寓言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倚仗权贵而得意忘形的小人物,指出他们必败的命运。 至死不悟四个字,既表达了作者的厌恶之情,也勾画出麋的可怜与可悲.这则寓言故事在写法上突出的是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如外犬见而喜且怒,用拟人的笔触刻画犬的心理活动.。 麋至死不悟的原因是: 它忘却了自己的种群本性,而且在养尊处优的情况下没有学会区分敌我。 分析题 寓言往往是先叙述寓言故事,然后加以评论,使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借助动物、植物或人们相关的事例,来讽刺或揭露某些社会现象、做人之理,给人启示或教育。柳宗元的这篇寓言小品则要你用心思考方能领会其含义。请你加以概括。 寓言描写了麋鹿仗主人的宠势而傲“内犬”,最终落得个被“外犬”“共杀食之”的悲惨结局。影射了那些无才无德、依势放纵、恃宠而骄的奴才,讽刺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讽刺了那些无自知之明,认敌为友,结果招致灭亡的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