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生产专题讲座PPT——沈斐敏教授
事故致因理论福州大学沈斐敏本讲的内容与目的本讲主要讨论事故和生产事故的基本概念,伤亡事故的构成和特征;事故致因理论发展概述,几个重要的事故致因理论。通过本讲的讲述,目的是让大家对事故及其成因有清楚的认识,为分析事故的原因、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方法论指导。第一节事故概论1.事故人们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迫使其有目的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2.生产事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体、损坏财物、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的事故。一、事故的基本概念工伤事故(伤亡事故)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等事故叫工伤事故。设备事故在生产过程中突然发生导致设备、财物损坏的意外事件。未遂事故通常指的是,虽然在行动中,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但未造成人身的伤害。生产事故强调:事故发生的结果到底是造成伤亡还是未遂,其本质仅是一个偶然性的问题。二、事故的特征从本质上讲,伤害事故是一个随机事件,这也表明其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在事故偶然性的背后,也存在着必然的规律性。1.事故的偶然性启示: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安全事故管理中,通过事故的偶然性去揭示事故的规律性是非常重要的。2.事故的潜伏性、预测性事故的潜伏性事故的潜伏性也决定了事故的可预测性。预测方法:经验、仪器、预测模型隐患事故t:时间T:条件启示:如果事故的潜伏危险因素能被准确地预测出来的话,人们则可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使潜在的因素不至于转换,这样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所以,安全工作的一个重点应放在及时发现事故的潜在危险上,并且提高事故预测的可靠性,以根除隐患而不使之发展为事故。3.事故的因果性指的事故现象的发生与其原因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原因:必然引起别的现象的事件结果:由原因所引起的别的现象因果关系具有继承性(或称非单一性),即第一阶段的结果往往是第二阶段的原因。事故发生的层次顺序图启示:我们在制定预防措施时,应尽最大努力掌握造成事故的直接和间接原因,深入剖析其根源,以防事故发生。第二节事故致因理论综述一、概念就是从事故的角度研究事故的定义、性质、分类和事故的构成要素与原因体系,分析事故成因模型及其静态过程和动态发展规律,阐明事故的预防原则及其措施的理论。二、事故致因理论发展过程导致伤亡事故原因的理论研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事故致因理论有各种学说。事故倾向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流行病学方法能量意外释放论瑟利模型轨迹交叉论三、事故因果连锁论1936年,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因素之间及与事故、伤害之间的关系。海因里希使用多米诺骨牌形象地来描述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块骨牌?A—事故后果(人身伤害、财产损失)D—发生事故H—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P—个人的欠缺(人为过失)M—人体本身(受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影响)贡献: 1.提出了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2.确立了正确分析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种重要概念,指明了分析事故应该从事故现象逐步分析,深入到各层次的原因。这一思想对于寻求事故调查分析的正确途径,找出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无疑有很大的启发。例:Ⅰ道路交通事故下一页上一页9月4日零时20分许,金丽温高速公路金华方向丽水境内的俞庄隧道处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由福建莆田开往浙江义乌的卧铺大客车,正面碰撞俞庄隧道隧道口挡墙,造成10人当场死亡,车内其余36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6人重伤,但已无生命危险。Ⅰ道路交通事故下一页上一页俞庄隧道入口处的卧铺大客车,车体因碰撞严重扭曲,车头面目全非,靠驾驶员一侧车身大半像被刀劈开一样,客车外壳、玻璃等残损物和旅客行李散落一地,隧道入口处的防护栏被刮擦损毁,地上还有不少血迹。※事故连锁致因理论造成不安全行为和状态的主要原因不安全的心理技术、知识不足身体不适不良的工作环境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设计、制造缺陷使用、维修保养不善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3E原则Engineering—工程技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安全。Education—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知识和技术。Enforcement—强制:借助于规章制度、法规等必要的行政、乃至法律的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四、能量意外释放论1.主要内容1961年,吉布森(Gibson)提出了能量释放论,认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或不希望的能量(危险物质)的释放。意外释放的机械能是导致事故时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主要类型的能量。桥梁坍塌砸扁火车汽车失控撞伤行人内能、电能等中央电视台火灾临时电线靠的太近,工房遭受漏电电击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川东钻探公司天然气井喷事故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事故模型示意图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