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理工大学学生科技基金项目立项申请书
一、简表
研究项目 名称
环保余热发电系统的初期研制 学科领域
E A. 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F. 哲学 G..经济 H.社会 I.法律 J.教育 K.管理
项目类别 A A.科技发明制作A类
B.科技发明制作B类
C.自然科学类论文
D. 文管类学术论文 研究形式 B A学生独立
B教师指导
C教师主持项目的部分 起始时间 2013年4月 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 申请者姓名 叶传忠 专业、
年级 材料物理 2010级 申请
经费
2000.00元 课题组 学生总人数 4 指导教师 马永昌 合作者
(姓名、系专业年级) 材料物理 2010级母建江
材料物理 2010级龚世明
材料物理 2010级李甲
二、立论依据(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意义:
随着当前科技、工业的发展,环境恶化与能源危机正在逐渐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低碳和节能因而将主导接下来的一个时期。据统计,全球使用的能源90%来源于采用矿物燃料做功,而热机60%-70%的能量以热量形式耗散到环境中去。如何将耗散的热量利用起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如何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是人类必须思考和研究的方向。温差发电是典型的绿色发电技术之一,只需“一次投入”,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都对其关注有加,尤其在核能尚不能够推广的大背景之下。
本项目将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室内外温差来发电,可以代替生活中的化学电池,从而减少对自然的污染。温差发电设备是一个小型的天然发电设备,是全固态组件,没有噪声,寿命可长达20年以上。由于仅仅利用温差就可以为日常生活中的电器和电子设备提供电源,无论是热还是冷,并且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所以温差发电的资源广泛,多数是余热和废热,是“不用白不用”型的能源,我们还可以考虑将它产生的电能储备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利用。可能就某一个时刻来说,温差发电尚不能提供大的功率,一般在0.1 W~ 100 W范围内,但是我们要想到这是一个时刻都在积累的过程,“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们期望本项目在将来有可能会获得推广。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将温差发电作为长期的能源发展计划,美国倾向把这门技术用在航天,军事等领域,日本在废热利用方面领跑全球,韩国的研究实力在世界范围看也属于第一梯队。然而我国对这项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研究单位有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等,2010年第29届国际热电会议在上海召开 本项目的指导教师多年以来一直在从事凝聚态物理领域中过渡金属氧化物输运性质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变温电输运特性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薄膜无损检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指导教师带领2004级学生完成了一项科技立项工作并获校级三等级。此创新实验项目与指导教师目前的研究方向一致,与指导教师的所教课程内容一致,另外学生所学的课程体系与项目所涉及的内容也相一致,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相信可以进展顺利。
参考文献:
[1] Wide range dielectric spectroscopy on glass-forming materials: an experimental overview, U. Schneider, P. Lunkenheimer, A. Pimenov, R.Brand, A. Loidl; LEES99 proceedings; (1999)
[2] D. N. Basov and T. Timusk, Rev. Mod. Phys. 77, 721 (2005).
[3] Origin of apparent colossal dielectric constants, P. Lunkenheimer, et al, PHYSICAL REVIEW B 66, 052105 (2002); Characterization of grain boundary impedances in fine- and coarse-grained CaCu3Ti4O12 Ceramics, Timothy B. Adams, PHYSICAL REVIEW B 73, 094124 (2006)
[4] 姚熹经典电介质科学丛书西安交通大学2007-04)
指导教师近来发表相关内容的部分科研论文: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