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钢筋混凝土理论》第0章绪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等钢筋混凝土理论》第0章绪论

* * 卫星发射架的混凝土导流槽示意图 * * 香港青马大桥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悬索桥。 大桥全长2 100 m,主跨1 377m,设计交通速度为:汽车100km/h,火车135km/h。 桥身结构为钢结构,分上下两层,结构十分轻巧。 桥身钢材总重量为4.9万t;主缆两条,由33 400根直径为5.38 mm的镀锌高强度钢丝组成,重2.7t。钢材总用量超过8万t。 桥塔和主缆锚碇等的混凝土总用量为50万m3,总重118万t,是用钢总量的十多倍。 * * 香港青马大桥航拍图 * * 香港青马大桥 * * 江苏润扬长江大桥 润扬长江大桥主桥为主跨径长1490米的单孔悬索桥 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特大跨径悬索桥 * * 江阴长江大桥 * * 大桥的混凝土锚墩 * * 多伦多电视塔 553.34米 1973年动工 1976年建成 * * 莫斯科 奥斯坦金诺电视塔 总高度540米 1967年建成 * * 西雅图电视塔 高185米 * * 上海浦东电视塔 上海浦东电视塔(东方明珠塔):高468米,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在标高0~180m的混凝土简体结构均采用C60高强混凝土。混凝土用量为1.68万m3。 * * 上海外滩全景 * * 东方明珠塔 塔高468米 1991年7月30日动工 1994年10月1日建成 亚洲第一高 世界第三高 * * 上海金茂大厦 20世纪中国第一高楼,总高为420 m。 采用C50高强整体混凝土基础,大厦基础底板长、宽各60m,厚4m。 底板混凝土用量为1.35万m3。 * * 上海金茂大厦 88层421m 1998 * * 广州国际大厦 63层,200m 1990 * * 广州国际大厦楼盖结构方案 广州国际大厦采用无粘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原来的方案: 普通钢筋混凝土楼盖,板厚350mm,层高3.2m。 现在的方案: 无粘预应力混凝土楼盖,板厚220mm(板跨7.5-9.55m),层高3.0m。 * * 无粘预应力混凝土楼盖的经济效益 每层减少高度330mm(=130mm+200mm),60层总共降低18m,可以多建6层楼。 节约混凝土近2万t(7550m3),钢筋420t。直接经济效益300万元。 自重减轻2万t,基础处理节省、墙柱截面减小、地震作用减小。间接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 * * 深圳国际贸易中心 50层 158.6m 1985 * * 深圳帝王大厦 81层,383.95m高 1996 * * 深圳地王大厦 81层 高383.95m 实际建筑高度325m 1996 * * 深圳赛格广场 79层(包括地下4层) 总高度355.8米 1997年开工 1999年竣工 * * by Zhengliang Cao * * 钢筋混凝土理论 Reinforced Concrete Theory ——钢筋混凝土原理与分析 * * 教材选用 过镇海、时旭东 编著: 《钢筋混凝土原理与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 * 参考书 [1]过镇海:《钢筋混凝土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2]过镇海:《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3]宋玉普 编著:《多种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12月。 [4]蓝宗建主编:《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 * 参考书——续 [5]冯乃谦 编著: 《高性能混凝土结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6]陈惠发( W. F. Chen )、A. F. 萨里普 著:《混凝土和土的本构方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 [7]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4月。 [8]徐有邻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 课程主要内容 绪论 第1章-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第2章-主要因素的影响 第3章-多种混凝土 第4章-混凝土多轴强及本构关系 第5章-钢筋力学性能 第6章-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 第7章-约束混凝土 第8章-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 * (力学性能指标、本构) (反复加载、龄期、收缩、徐变) (高强、轻质等高性能混凝土及力学本构) (多轴试验、强度、本构及破坏准则-有限元模拟) (钢筋本构、时效、徐变和松弛等) (粘结试验、粘结滑移本构) (约束混凝土、钢管混凝土、FRP管/约束混凝土) (结构的延性、滞回特性等) 授课形式 课堂讲授 专题研究报告(学生主讲) * * 混凝土单轴力学本构的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 混凝土龄期、徐变、收缩的研究进展及工程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进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