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生态学_第2章.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染生态学_第2章

第二章 生物富集 第一节 生物富集的概念 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 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 生物富集常用富集系数或浓缩系数来表示: 富集系数=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生存环境中该污染物浓度 还有两个概念: 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 生物积累是指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直接通过环境和食物蓄积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过程。 生物积累使这些物质的蓄积随该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而不断增多。早在1887年,人们就发现牡蛎能够不断地从海水中蓄积铜元素,以致使这些牡蛎的肉呈现绿色,叫做“牡蛎绿色病”。二仁溪口附近的海域,原來是廢五金處理所放出的重金屬,以50萬倍的濃縮累積在牡蠣體中。 科学家们研究得最多的是生物体从环境中积累有毒重金属和难以分解的有机农药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 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个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来自环境的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生物放大一词是专指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生物说的,如果生物之间不存在食物链关系,则用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来解释。 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不少科学家在研究农药和重金属的浓度在食物链上逐级增大时,多将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 直到1973年起,科学家们才开始用生物放大一词,并将生物富集作用、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三者的概念区分开来。研究生物放大,特别是研究各种食物链对哪些污染物具有生物放大的潜力,对于确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安全浓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生物富集机制 影响生物富集的因素很多:生物种的特性、污染物的性质、污染物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以及环境特点是主要的、决定性因素。 一、生物学特性 (一)生物体内能与污染物结合的物质 生物体内存在的、能与污染物相结合的活性物质的活性强弱和数量多寡都影响生物的富集。生物体内凡是能和污染物形成稳定结合物的物质,都能增加生物富集量。这些组分都能和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相结合而形成稳定的结合物,在家富集,也可消除或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这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脂类、核酸等 糖类物质分子结构中都有醛基(葡萄糖,果糖是两糖,但易变为醛糖,二糖中的麦芽糖、乳糖,多糖小的纤维案等都是由半缩醛羟基与醇羟基缩合而成,其分子结构中部具有1,4—苷键,并因此保留一个半缩醛经基,使其中一个单糖有可能转变为醛式)而具有还原性。 在还原性环境中,重金屑离子易被还原,导致活性下降,并和糖类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 蛋白质和氨基酸也具有与重金属及某些农药相结合的位点。一股认为蛋白质所含有的酸性氨基酸比碱性氨基酸多,其等电点接近于pH5。 如果在中性环境中,蛋白质往往呈阴离子状态,易和金属阳离子结合—离子吸附作用 同时氨基醛含有羧基和氨基,它们都能与金属相结合而形成金属螯合物 许多氨基酸还含有一N基、一SH基等,也都能与金属结合形成复杂的金属螯合环。 脂类含有极性酯键,这类酯键能和金属离子结合而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从而把重金属贮存在脂肪内。 核酸在生物富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核酸是极性化合物,既含有磷酸基又含有碱性基团,属两性电解质。在一定的pH条件下能解离而带电荷,所以能和金属离子结合。 污染物质和上述生物各织分结合,并被固定在生物体各部位,降低污染物的活性,从而加速生物的吸收,增加富集量。 生物对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富集能力与其体内存在的分解该类物质的酶的活性有关。酶活性越强,则越不易富集;酶活性越弱,则越易富集。 富集还和某些元素的代谢有关,例如,进入动物体内的无机砷有一部分在体内被甲基化,不易排出体外,因此,有机砷化合物远比无机砷化合物容易在体内富集。 生物体吸收污染物后,由于其特有的生物学特征,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毒性,从而使其在体内富集。 主要表现为: ①污染物和生物体中某些成分结合(络合、整合),不能再参加代谢活动,使污染物失去毒性,从而可以在生物体内富集; ②体内污染物在酶的作用下通过氧化、还原、水解、脱烃、脱卤、苯环轻基化和异构化过程,毒性降低,甚至彻底分解,失去毒性,从而加速生物的吸收,增加生物富集量。 (二)不同器官 生物的不同器官对污染物的富集量有很大差异。这是因为各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同,与污染物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面积的大小等也都存在很大差异。 对三种鱼(蛙鱼、草鱼、鲤鱼)的研究证明,在相同铅浓度下,三

文档评论(0)

sh41257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