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四桥大家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四桥大家庭

南京四桥记 记得刚来南京的时候,在火车上看见南京长江大桥,就被他雄伟的身姿震撼住,心想:“亲身参与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建设者们是多么的自豪呀。” 如今,我有幸参与了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机电工程的建设,以后每次经过南京长江四桥的时候,我也可以自豪的说,“这四桥的机电工程,就是我们做的。”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起点位于长江北岸宁通高速公路横梁镇东侧的横梁互通,向南经红光村东、红山窑东、龙袍镇西,于石埠桥附近跨越长江,在栖霞区跨越京沪铁路和九乡河,再向南沿九乡河以东,按南京市总体规划中的预留通道布线,经仙林大学城西,止于路线与沪宁高速公路相交处的麒麟枢纽,接规划的南京绕越高速公路东南环。 全长公里,其中桥区公里,主跨1418米,采用三跨吊悬索桥方案,北接线公里,南接线公里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提升国家运输主通道的通行能力,完善全省主干线公路网布局,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增强南京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监控系统在道路沿线共设置遥控摄像机41套,主桥区域设置固定摄像机22套,用于对道路沿线和主桥区域进行视频监控;在主线路段共设置门架式情报板5套,在三个互通收费站共设置F型情报板3套,服务区东西侧广场共设置2套立柱式情报板,用于道路交通信息的发布;在北引桥设置气象监测站1套,龙袍互通和麒麟互通共设置能见度检测器2套,用于对主桥区域气象信息进行采集;在互通前后、道路起终点等处共设置7套微波车辆检测器,用于收集道路交通数据;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收费系统依照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体制,按照省收费结算中心-南京四桥收费分中心—收费站点三级,封闭收费。收费方式为“人工判型,人工收费,计算机管理,收费视音频监视,检测器校核”的半自动方式;按照车型、行驶里程收取通行费,并对货车实施计重征收通行费,对超限运输加重收费;通行卡采用非接触IC卡付费方式采用现金与预付卡、ETC相结合的方式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收费系统在四桥通信分中心内配置套STM-16等级的智能型光传输ADM设备设置数字程控交换机及其附属设备设置光传输系统网管终端,综合业务接入网网管各1套综合业务接入网系统是由综合业务接入网光线路终端和综合业务接入网光网络单元组成,在横梁、龙袍、服务区、主线通信站分别安装光网络单元套,在四桥通信分中心设置综合业务接入网光线路终端设备OLT设备1套在四桥通信分中心设置大桥紧急电话控制台1套,在大桥设置全主机型紧急电话通话柱11对。 依据工程合同和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三大系统工程JJ合同段实施的实际情况,我公司在2011年9月在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大道芦杆圩159号2栋1单元502室设置项目经理部。先期进入的人员除了我之外,还有刘志勇、李国荣、倪明、刘俊、狄宗菲等人,老倪是从天津项目回南京的间隙帮助我组建项目经理部的,凭借多年来担任项目行政助理的经验,在他的安排帮助下,很快完成了项目部的租房及开办建设事宜,人员很快进场安定下来。建立了“四桥大家庭”的QQ群,“四桥大家庭”正式开张。各项工作也逐步开始推进。“安居”后便是“乐业”了,紧接着便是联合设计工作,虽然我以往在其它项目上也参与过联合设计工作,但要我自己“操刀”还是有点压力的,幸好志勇、国荣他们都做过,我们很快确定了模板,对招标文件、图纸、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核对,分系统列出问题项,依据过去工程经验,对项目上采用的方案、设备、施工工艺提出了调整建议,同时与公司内的同事、监理、设计、设备供应商等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完成了联合设计评审稿,准备好了演示的PPT文件,并于2011年10月下旬在中心大酒店完成了联合设计评审。当时来了不少专家,第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汇报,还真有点紧张,好在项目部的弟兄们都很给力,早早到现场,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随着讨论的展开,我也逐步放松下来。最终,联合设计评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门“第一炮”还算成功。 联合设计后,我们继续着细化图纸、现场勘察、协助业主进行联合采购、安排落实劳务外包施工队伍、设备采购等各项工作,时间不等人,虽然项目上的兄弟还要兼顾旧项目收尾出差几天,根据他们以往的经验,很多工作他们都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邮件、QQ群来相互交流。到了年底的时候,又有了李昌甲、孙琛、周鑫、张伟等年青小伙子的加入,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了。 2012年1月18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三大系统JJ标段正式开工,施工队进场了。起初由于缺乏桥梁施工经验,设备到货安排不够紧凑,工作安排不太合理,加上现场界面实际情况不佳,施工队出现了“窝工”情况,于是有了“情绪”,工作效率也打了折扣,甚至出现了和项目部人员“赌气”的情况。当时,我也“蒙”了,感觉压力很大,急躁的情绪在项目部逐渐蔓延开来,怎么办呢?头疼。有压力才有动力,经过在项目部会议上的讨论,与施工单位沟通,以及在公司

文档评论(0)

maxianhu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