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章(第一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论文章(第一期)

人民网:人民网评:“空白罚单”,在“规则之治”中求善治7月23日晚,安徽的汪先生在朋友圈中晒出一张桐城交警的罚单,这是一张没有扣分与罚款的“空白罚单”,只有交警留下的一行温馨小字:“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据了解,桐城交警倡导“人性化执法”,对不熟悉道路情况的外地牌照车辆的首次轻微违法,一般只给予口头警告。无独有偶。为促进市民遵守交通规则,6月中旬起的一个月内,江苏灌云县推出交通违规“优惠券”:市民违章被罚凭券打5折,若电话求助答对券上的交通法规,可免罚。“和一般的交警不一样!”灌云的“优惠券”,得到市民普遍叫好;桐城的“空白罚单”,让大家拍手称赞。有网友说,这是城市好客的最佳名片。但是,对于这样的执法“人性化”,也有网友质疑略显随意,“是对另一些人相对不公”,甚至有人说,“处罚不是娱乐”。为“人情味”叫好,对“有弹性”质疑,也是一道摆在法治路上关乎法理与情理的思辨题。城市道路规则常变常新,外地车不熟悉路况是常情,“误入藕花深处”是常态。如果交警照单罚款,肯定没有问题,但对初犯者原谅一次,却是将心比心的“同情的理解”;刚性执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法理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法律适用时的“人人相同”,而一味“照单全罚”,反而会让人觉得城市缺乏人情味。若进一步辨析,诸如桐城交警的做法,并非传统意义上照顾熟人的“人情”,而恰恰是一座现代城市的“人情味”。甚至,也有人为现代的“人情味”找到了最生动的古代注脚。这张空白罚单产生的地方,正是著名的“六尺巷”。六尺巷,是各让三尺让出的历史佳话。世殊时异,礼法社会不复,但“礼”并没从根子上消失,“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中国传统道德元素并没有消失。何况,法律只是道德的底线,时代强调“法的精神”,却从来不排斥吸收道德元素。如果一张“空白罚单”的教化意义胜过千百张罚单,如果更多人通过它看出城市执法的不易和温情,从而升腾出高标准自律,以德言善行回敬这座城市“一丈”,那么,善莫大焉。当然,对于身处法治社会的人而言,我们不可能离开对法律的遵守去谈“法治”。而回到法律,无论桐城罚单还是灌云的“打折”,都师出有名。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警告本身就在其列。事实上,交通处罚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处罚。而行政处罚法也规定了:“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可知,视违章程度选择罚还是不罚,交警有自由裁量空间。其实,当全社会都在谈论“空白罚单”之时,就不止是简单的喝彩或质疑了,而是在探讨一种如何将规则治理更深入人心的最佳路径。这些年来,事故多、警力少,传统交通安全管理和宣传已经存在困境,而过于强硬的交通执法还引发了不少警民冲突的案例。如何让城市更规范?如何让交通更畅通?除了以技术手段推动城市的治理现代化,也需要推动深得人心的“善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论是灌云县的“优惠券”,还是桐城的“空白罚单”,都构成了追求实效、俘获人心的社会管理小创新,这正是文明社会所乐见的一道“靓丽风景”。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在“唐山记忆”中汲取复兴力量唐山地震纪念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是永远的创痛。逝去的生命提醒着后人,废墟中展现的“唐山精神”激励着国人。只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才能更好迈向未来京东三百里,百里凤凰城。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唐山就是凤凰涅槃的再现。7月28日,唐山抗震救灾迎来40周年纪念日。正在唐山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唐山地震遗址公园敬献花篮并向纪念墙三鞠躬。40年前的大地震虽然摧毁了一座城市,但摧不垮唐山人民和全国军民的坚强意志。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注入社会主义新的时代精神。唐山记忆中,最撼动人心的是危急时刻人们展现的高贵良知。有位母亲回忆,大地震袭来时正要生产,医生都去救人了,是乡亲帮助接生,用铁片割断脐带;孩子的父亲救出产妇,回过头就去救别人,徒手扒出3位邻居,但自己的母亲、弟弟、岳母都遇难了;出生后,产妇吃的是代销点最后一点红糖,孩子吃的是村里“百家奶”……大灾骤至,活着的人没有等待、没有抱怨,表现出空前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这成为后来被誉为“唐山精神”的核心。守望相助、舍己为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唐山记忆中不变的朴素底色。唐山记忆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举国动员的社会互助机制。当年唐山市委迅速建立的抗震救灾指挥部,以及基层支部建立的各种自救组织,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之后,全国的力量都被迅速动员起来,10万多名伤员被陆续运送到11个省市,14万名解放军、5万名干部和工程技术医务人员、数十万吨物资驰援唐山,10多万建筑工人参与重建。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恢复,唐山城市基本生活就趋于稳定,随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