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达技巧优质课.ppt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表达技巧优质课

观 祈 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第一句语中带情。(桑无叶,土生烟)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雨心忧如焚之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一样“忧”,两样情,诗人将同情与愤慨分别渗透其间,溢于言外。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歌的表达技巧 设题方法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2、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描写景物的)?有怎样的效果? 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 4、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手法的? 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解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这种手法怎样地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者效果)? 例题分析1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参考答案: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表现手法 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寓情于景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动静衬 乐景衬哀情 联想和想象 对比、白描 、细节描写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双关、互文、通感、用典 借古讽今 虚实结合 以景结情 角度:远近、俯仰、视听、嗅觉触觉、点面结合、正侧结合(侧面烘托) 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 直接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如: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直接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感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都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莺歌燕舞,欢乐明快的景色,容易引起喜悦的感情;秋霜冷雨,萧瑟阴晦的景色,容易引起孤寂忧伤的感情。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 3、寓情于景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此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天净沙.秋思》 马志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描写的景是萧瑟的,它所引发的感情是孤寂的、凄凉的、是深深的断肠人的离愁 是借景抒情还是寓情于景,关键是看诗词的景物描写中有无明显含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词语。有,则是“寓情于景”;无,就是“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 借景(物)抒情:通过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由景生情) 寓情于景:将感情融汇在景物中来抒发感情(情景交融)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志向或情感, 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这类诗写的是“物”,言的却是“志”,“物”与“志”是有机统一的。 蝉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