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置身诗境_缘景明情T.ppt
鉴赏意境关键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 课堂小结 本诗融景情理为一体,尽情描绘春江月夜澄澈空明之美景,讴歌人间美好的爱情,抒写人生的离别之感,并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幽美而邈远的意境,成为诗中的绝响。 是一轮明月,成就了春江月夜如诗如画的美景;是一轮明月,引出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无穷感慨;是一轮明月,平添了思妇游子的几多愁情?一轮明月将景情理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诗歌的境界十分开阔高远。 您知道吗? 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我的身上,一格一格的,很美。揉揉惺忪的眼睛,温暖的感觉,传遍全身。仿佛是一夜之间,春天已占领小小的山村。 窗外,是谁的叫声如此亮丽?在林子里转来转去,最后,又沿着一束阳光钻进书房。我舒展了一下手臂,细细倾听。这些清新而温馨的声音,让再心灰意冷的人,也会重新贮满希望和信心。 依稀记起昨夜,风夹着细雨,敲打着屋檐。这群音乐的孩子,总让人想起乡间的童年,母亲在油灯下轻轻哼着的歌谣。 那些昨天还含苞待放的花儿,在夜晚也钻出了轻柔的面纱,羞红着脸,怯怯地立于院中,和风雨亲吻。花落的声音,有谁听见? 清晨,我拾起一朵,那是远方的亲人无奈而憔悴的容颜吗?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归鹿门歌[盛唐]孟浩然 我所了解的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 田园诗的祖宗:陶渊明[东晋] 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南朝·宋] 盛唐山水田园诗主力阵容: 王维、孟浩然、裴迪、储光羲、常建等。 隐居的目的兼山水田园诗的主题 热爱自然,喜爱山水田园美景; 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憎恶黑暗现实,不愿同流合污,保持高洁人格; 仕途失意,用山水田园美景慰藉心灵 解题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追随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韵译】 清澈溪流两岸林木枝茂叶繁, 我乘着车马安闲地归隐嵩山。 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 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 荒凉的城郭紧挨着古老渡口, 夕阳的余辉映着经秋的重山。 远远地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 决心归隐谢绝来客把门闭关。 1.首联表达了作者登楼时怎样的感情?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昔闻” 写早闻洞庭盛名,“今上”写到暮年才实现登楼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2.颔联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为什么?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坼”和“浮”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意境:洞庭湖浩翰无边、博大壮阔 3.颈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无一字”,写出了亲朋音信全无,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老病有孤舟”,写作者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抒发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4. 尾联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作者看到眼前烟波浩淼的洞庭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pdf VIP
- 现代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 (10)字母教学.pptx VIP
- 1.2.3多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表格式)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生物化学》考研查锡良版2025年配套名校考研真题库.pdf VIP
- 110KV升压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docx VIP
- 2025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docx VIP
- 2025北京师范大学校医院事业编医生岗招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ADA血糖管理指南解读.pptx VIP
- 音乐鉴赏:音乐基础知识PPT教学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