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折的处理方法.doc
骨折的处理方法
第一节: 骨折的救治(一)
突发性事件很容易造成人员伤害——缺腿断臂、浑身青肿、脊椎骨折都有可能发生。断骨应及早检查。骨折伤员的搬移要格外小心。若有更严重伤势急待处理,别急着首先固定伤骨。在搬移前先固定包扎,随后再完成治疗。 骨折可分为两种类型:外骨折和内骨折。外骨折时断骨可能会刺破皮肤,可能会有明显的伤口,这种情况容易引起病菌感染,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在夹板固定前要把断骨复位,断肢摆直,这一定很痛,如果伤员已经昏迷,可以直接完成。 内骨折是指断骨没有刺穿皮肤或裸露在外的病例。触动受伤部位时疼痛会尤为剧烈。 受到从外部来的强烈冲击所引起的骨骼关节及腱的伤害,外行人是不容易判断究竟是哪一部分遭到破坏。这些伤害大多数是骨折、脱臼、挫伤。其中的复合症状,肉眼看不见或本人都没发现的伤害,有时也会有骨折的现象。严重的骨折也会因休克而引起脑贫血及呕吐。无论任何状况,都要严格遵守下列的注意事项: 第一,不可搬动伤患。因为患部一定有内出血或淋巴液的渗出现象,如果搬动的话会使患部肿起,并且迟延治愈的时间。 第二,根据同理,要把患部抬高。进一步冷敷患部也很重要。以上三点是处理初期伤患的三原则。 万一,非移动不可时,也要先将患部固定,不让它摇动。这时可利用木板及绷带(具有弹性的)来包扎,其实从外表上一看就知道有变化,例如:手脚已朝着不自然的方向弯曲或一方的手臂和脚过长或过短等不协调情形,外行人绝不可以自己之意思修复,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让病情恶化。 如果折断的骨骼刺破皮肤而露出外面时(复杂骨折),就有可能因细菌的感染而并发骨髓炎。因此,需要用清洁的布包杂患部以避免和外界接触,再立刻送医急救。 一、症状: 疼痛难忍。 即使外施轻微压力,也会一触即痛。 肿胀(内出血进入组织中),随后出现青紫斑或失去血色。 变形:肢体明显变短,触摸或观察都能感觉到不正常,尤其是与正常肢体相比。 二、减缓伤痛: 如果有希望获得医疗帮助,可以简单固定伤肢,留待以后专家治疗。否则,应积极主动地寻求减缓病情的方法,免除伤员发生极其痛苦的肌肉痉挛。 比照对称的另一肢,将断骨牵引复位,再加以固定包扎,这时需要夹板,可以利用各种材料——滑雪杖、枝条、船篙、浮木、折叠的报纸等等。 三、固定: 固定整条断肢。用绳子吊起断臂。为了增加稳定性,在没有夹板的情况下可将伤肢及对称的另一肢一起绑扎。在双肢之间空隙部位填充衬垫,使得伤肢保持合适的位置。在断肢上下及邻近关节之间用柔软结实的材料绑牢扎紧。所有绳结应位于同一边,平结会便于检查伤口。 按时检查双肢的血液循环是否通畅。 至于悬吊材料,三角形绷带十分理想——布料、腰带等在紧急时也可使用。不能用绑绳直接捆扎伤口,或者让绳结压住伤肢。
第二节:骨折的救治(二)
1、肘部以下骨折: 用悬带将伤臂吊于肩上。从肘部至中指用加垫的夹板固定。在肘部下方打结可以阻止滑动,手臂抬高可以避免严重肿胀。 2、肘部骨折: 肘部弯曲,用狭长吊带支持。上臂与胸部捆在一起,阻止上擘摆动。检查脉搏,确保血液循环。如果摸不到脉搏跳动,可稍稍将臂部放直,观察能否恢复。 如果断肘僵直,别硬弄弯它。加垫的夹板将它竖直固定,用吊带将断臂绑在腰部。 3、上臂骨折: 从肩到肘用加垫的夹板固定。腕部用窄带吊于颈部。 4、肩胛骨骨折: 用吊带支撑受伤部位重量,用绷带将臂部与胸部固定。 5、锁骨骨折: 方法同上。 6、髋部或大腿骨折: 下肢骨折伤员需用“八”字型绷将足踝与双腿都捆扎起来,这样可以防止断肢翻转或缩短。 将一块夹板放于腿部内侧,另一块更长的夹板放于外肢外侧,由胯部至足踝位,用绷绳捆扎固定。 如果没有夹板,可在两腿之间夹上衬垫(折叠的毛毯或衣物都很理想),伤肢绑扎固定于对称的另一条腿上。
第三节: 如何运送骨折了的伤员?
骨折伤员或外伤有可疑骨折者经过止血、止痛、包扎固定后,如若伤在上肢,可以自行在旅伴或导游同下到就近医院进一步检查。对于不能行走、较重的骨折,特别是颅脑、脊柱骨折的运送要格外重视,防止因护送不当而引起进一步的损伤。为此: 凡是头、颈部外伤者,不能任意搬动,尤其不能屈曲。在任何搬动时要保持平直,以2到3人协调力量将患者平托、平卧在硬板上(至少在头、肩下填硬物),然后在头的两侧用沙袋固定,现场可用衣袖、裤管等灌沙、米、泥士等代用。以使伤员头部不晃动。 胸、腰椎骨折者,救治时,要察看受伤时体位,一般保持其自然伸直体位,在搬移到担架上时,需4人协调动作,第一位托胸部、第二位托肩胛部、第三位托臂部、第四位托起并拢的两下肢,4人同时协同地将患者托到担架或“翻滚”到担架上。 担架应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