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迪普云安全解决方案DPxCloud解决方案主打胶片20130827
DP xCloud解决方案
——迪普科技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部门:产品行销部
日期:2013年7月
密级:内部公开
云数据中心的演进
1
虚拟化
获取弹性
传统数据中心
私有云
私有混合云
应用部署时间长
资源利用率低
缺乏灵活与弹性
应用可快速部署
资源利用率较高
整体缺乏弹性
应用可快速迁移
资源利用率高
整体具有弹性
应用1
应用2
应用n
应用1
应用2
应用n
公有云
私有云
私有云
私有云
2
云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与需求要点
向租户提供资源弹性
虚拟私有云
广域网
虚拟私有云
虚拟私有云
公有云
私有DC
1、虚拟化
虚机的感知与隔离
虚机迁移与大二层组网
2、多租户
租户的虚拟网络环境
租户应用间隔离与互通
3、安全防护与等保合规
云DC基础架构安全
租户自身安全防护
需求要点:
3
云数据中心框架
存储系统
Server Farm
网管中心
FC/FCoE/Ethernet
Swtich
Acess Swtich
Acess Swtich
核心
核心
网络安全
应用交付
虚拟化
VSA
VSA
VSA
VSA
VSA
VSA
广域网
4
云数据中心安全网络架构设计
虚拟化组网
虚机感知
大二层组网
多租户环境
虚拟租户网
租户间隔离
安全体系架构
基础架构安全
租户安全防护
虚拟化组网:虚机感知
5
802.1BR
802.1Qbg
(VEPA)
802.1Qbh
VN-LINK
VN-TAG
V.S.
解决方案的思路
将虚机间的流量通过标签加以区分,再通过物理交换机进行交换从而实现虚机感知
802.1Qbg采用QinQ的变体,使用VLAN标签
802.1BR定义了新的标签
物理交换机
只有得到虚拟化软件支持,以上才会实现!
可感知物理服务器
无法感知虚拟机
租户1
租户2
Secondary VLAN
10,11
20,21
Primary VLAN
101
102
基于现有虚拟化软件能力的虚机感知
6
基于虚拟交换机的VLAN/PVLAN特性对虚机加以区分并将流量引入物理交换机
将虚机配置在不同的Secondary VLAN中,实现虚机隔离。
同一租户的虚机放置在同一个Primary VLAN之中。
在物理交换机上启用ARP Proxy,实现同一Primary VLAN内的虚机互访。
物理交换机
VLAN 101
VLAN 102
ARP Proxy
VLAN 20
VLAN 10
VLAN 11
VLAN 21
N:1虚拟化技术
迪普科技VSM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组网: Intra-DC大二层组网
7
通过跨设备链路聚合实现大二层
适合10000台以下的服务器接入
等价多路径技术
TRILL(多链路透明互联)
SPB(最短路径桥接)
改造二层控制协议实现等价多路径
适合10000台以上的服务器接入
迪普科技VSM多合一虚拟化技术
8
VSM(Virtual Switching Matrix,虚拟交换机矩阵)
是一种控制平面虚拟化技术,可将多个机框虚拟成为一个。
转发平面
控制平面
业务平面
主引擎
备引擎
VSM虚拟化
虚拟化组网:Inter-DC大二层组网
9
广域网
二层互联方案
VE-DCI
LAN扩展网络
1
裸光纤
2
二层VPN(VLL/VPLS)
3
MAC in IP/UDP
1、裸光纤
性能高、组网简单
成本高、距离受限
2、二层VPN
技术成熟、互通性好
复杂、未考虑广播问题
3、MAC in IP/UDP
简单、解决广播问题
技术不成熟、不互通
迪普科技VE-DCI技术
10
数据中心A
数据中心B
广域网
VE-DCI
本地网关
本地网关
VE-DCI:Virtual Ethernet – Data Center Interconnect
跨数据中心的二层互联
虚机无缝跨数据中心迁移
通过任播技术实现三层网关的优选和自动切换
虚拟化组网:Inter-DC大二层组网
11
数据中心A
数据中心B
广域网
VE-DCI
本地负载均衡
本地负载均衡
全局负载均衡
全局负载均衡
1
2
3
应用迁移前,用户直接访问DC-A
应用迁移后,用户原连接依然通过DC-A访问
GLB发布新地址,用户的新建连接直接访问DC-B
用户
通过全局/本地负载均衡技术实现虚机迁移中的路径优化
全局负载均衡发布迁移信息
本地负载均衡配置对外地址,接受客户请求
VPN 1
12
多租户环境:虚拟租户网
VLAN101
VLAN102
/24
/24
租户管理自己的虚机的同时,也存在管理虚机间逻辑网络的需求,不同租户自定义的网络可能存在地址重叠。
不同租户部署在不同的VPN之中
不同业务都部署在不同VLAN中
不同的业务之间通过虚拟网关进行互通
VPN 2
VLAN201
VLAN202
/24
/24
租户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