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变函数第1讲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序言 函数论是数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其中包括两大分支:一是实变函数论(研究以实数作为自变量的函数,高等数学研究的就是这一类函数);另一是复变函数论(研究以复数为自变量的函数)这门课就是介绍一下复变函数论。 先从二次方程谈起… 解方程 ;其中 由二次方程到三次方程 由于实际应用上的需要,亦由于人类求知欲的驱使,很自然地,人类就开始寻找三次方程的解法。 怪杰 卡丹诺 (Girolamo Cardano; 1501 ? 1576) 怪杰 1545 年,卡丹诺在他的著作《大术》(Ars Magna)中,介绍了解三次方程的方法。 卡丹诺公式 解方程 卡丹诺公式 解方程 另辟蹊径 虚数 笛卡尔(René Decartes; 1596 ? 1650) 一开始人们对复数的认识仅仅在于一种形式上的表示,对复数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得不清楚,用它们进行计算时就有一些矛盾的结果产生。例如:在莱布尼兹和贝努里的工作中就有因为轻易引进复对数而产生的悖论: 一大突破 棣美弗(Abraham de Moivre; 1667 ? 1754) 复变函数的引入 欧拉(Leonhard Euler, 1707 - 1783) 复变函数的引入 1748 年,欧拉发现了复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关系,並写出以下公式: 几何解释 1797年,挪威数学家维塞尔(Caspar Wessel; 1745 ? 1818)提出复数的几何解释。 代数基本定理 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 - 1855) 十九世纪,复变函数的理论经过法国数学家Cauchy、德国数学家 Rieman和Weierstrass的巨大努力,已经形成了非常系统的理论,并且深刻地渗入到数学学科的许多分支。例如,著名的代数学基本定理: 我国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在单复变函数的值分布理论和渐进值理论的研究中取得了具有世界水平的成果,他们的研究进一步充实了复变函数论的理论。 现在,复变函数理论及方法在数学及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复变函数理论最先得到成功应用的流体力学、电磁学、平面弹性力学这三个领域中,复变函数方法已经发展成为解决有关问题的几种经典方法之一。 容易证明:复数的运算满足分配律、交换律、结合律. 另外,还经常用到以下性质: 提示: (4) 例如,设 例如:设 有序实数对(x,y) 平面上一点P 实轴、 虚轴、复平面 Z 平面、 w 平面 1.复平面 §1.2 复数的几种常见表示法 x y O 复数 代数表示 O x y X Y q P r 2.复数的向量表示 模 : 辐角: 几何表示 显然 为整数. 复数向量表示的重要意义: 能够将代数问题化为几何问题,从而使问题 变得直观, 由此立即得到下面不等式: 还容易看出 o x y (z) z1 z2 z1+z2 z2- z1 3、 复数的三角表示 根据 上式称为复数的三角表示. O x y 可以得到 4、 复数的指数表示 由欧拉公式 可以得到复数的指数表示式: (1) 南极、北极的定义 x y O N S z 5、 复数的球面表示 x x O N S z P(z) z 球面上的点, 除去北极 N 外, 与复平面内的点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球面上的点来表示复数. (2) 复球面的定义 用来表示复数的这个球面称为复球面. 全体复数与复球面-{N}成一一对应关系. 因而球面上的北极 N 就是复数?的几何表示. x x O N S z P(z) z (3) 扩充复平面的定义 我们规定: 北极N与一个模为无穷大的假想的点对应 这个假想的点称为“复数无穷远点” 记作??. 复平面加上??后称为扩充复平面,记作C? 注:如不声明,我们讨论的都是有限复平面。 关于∞的运算,规定如下: 仍然不确定。 例1. 下列方程各表示什么曲线? 4) 写出直线的复数形式方程. 1) 2) 解:1)、2)的关键是知道复数模的几何意义, 所以:1)表示圆周, 2)表示直线. 3) 注:复数的各种表达式可以互相转换,在讨论具体问题时应灵活选用. 3)化为实方程,为此代入 ,得 化简,得 ,表示一条直线. 4)由 得 代入直线方程 因而直线的方程为 ,其中 为实数. 本讲小结: 1、复数的各种表示法 2、复数的四则运算、共轭运算 作业:P15 1(2,3,4);2(2,4,5);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