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副本分析.ppt

我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副本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图出版社 SINOMAPS PRESS 太行山脉 长城 秦岭 乌鞘岭 黄 土 高 原 64万km2 读图2-1-2 黄土高原区位置 读图2-1-2 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 青、甘、宁、陕、晋、冀 、豫七个省区 大部分海拔为1000-2000m,处于中国第二级阶梯; 依据河流流向可知: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第一组试验: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种不同坡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的保护,水土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少?规律是什么? A B C 实验: 第二组试验: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A是和风细雨,B是暴雨倾盆,那么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A B 第三组试验: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雨倾盆,区域A是松散的泥沙,区域B是粘性较好的粘土,哪一个水土流失严重呢? A B 第四组试验: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流失? A B C A B C 水土流失和地形、降水、植被、土壤等有关。 读图2-1-5 黄土高原 土壤特征 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多空隙,具有直立性、湿陷性,极易渗水,易被流水侵蚀,在干季也易被风侵蚀。 黄土高原是风“吹”成的: 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我国西北、内蒙古及蒙古国等荒漠地区是黄土物质的源地,大风是大量的黄土物质(粉沙和尘土)吹送到今天的黄土高原地区,逐渐堆积成厚厚的黄土。从荒漠区向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表物质依次表现为砾石、戈壁、沙漠、黄土作有规律的变化。 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坦,受流水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 等高线 黄土塬 黄土梁 长条形台地,宽度一般小于500m,长数百米至数百公里。受流水侵蚀较严重的,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 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侵蚀更为严重的地貌 黄土峁 读图2-1-5 黄土高原 降水特征 年降水量约550m; 降水季节变化大, 主要集中在夏季7、8、 9月,且多暴雨。 黄土高原 植被情况 河谷地带主要为农业植被 东、西部山脚有零星的森林 大部分为草原 兰州以北还出现了荒漠 植被覆盖率低 但是:大家知道吗? 在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是森林和森林草原,景观和现在完全不同。 资料: 根据考古发掘,黄土高原地区有不少仰韶文化遗址,说明农业垦殖开始的很早,凡适合农耕的地区早已被辟为农田,据统计,黄土高原地区的甘、陕、晋省,1997年得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1%、 7.6% 、10.1%,在全国属于较高水平,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压力很大。 分析以上资料:在图中“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 示意图”中的空格内填上合适的字母。 A、人均耕地较少 B、燃料需求增加 C、破坏植被 D、土地退化 E、自然灾害频繁 F、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G、开垦荒地 H、破坏生态平衡 I、毁林开荒 J、需要更多劳动力 人口继续增加 人口增加 A B C D E F G H I J 开荒、耕作、抛荒、开荒 轮荒制度 开 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根据你对黄土高原的了解,分析归纳导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自然因素 植被稀少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易被侵蚀 地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因素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过渡开垦 开矿、修路、房屋、城镇建设等 主导 主要原因 原因 等高线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