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讲义重点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3、儿童发展心理学则是针对“儿童”来研究其心理发生发展过程及规律的心理学。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儿童是指0-17、18岁之间的个体,是一个宽泛的“大儿童”概念。 中学生是处于11、12岁-17、18岁之间的青少年,按学制可进一步划分为初中生(少年期)和高中生(青年早期)。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冯特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之父。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88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期 霍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期 皮亚杰、格赛尔 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期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转变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首次使用 “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 1、横断设计 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儿童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优点:::: 基本问题与争论 (一)遗传与环境 1、单一决定论(先天论-环境论)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三)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四)发展的“关键期” 人类发展的关键期 对于人类而言,特定的能力和行为发展也可能具有一个最佳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更为敏感,更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如果错过,可能仍然有发展,但培养难度更大。因此用“敏感期”更为恰当。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观 八个生命危机 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0-1岁) 基本的自主感对羞耻感 (1-3岁) 基本的主动感对内疚感 (3-6岁) 基本的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 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12-20岁) 亲密感对孤独感 (20-40岁) 繁殖感对停滞感 (40-65岁) 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65岁后) (一)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0-2岁:感知运动阶段 2-7岁:前运算阶段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11-15岁:形式运算阶段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儿童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即儿童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性对话,获得构成社会文化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儿童的发展,本质上是不同时期一系列最近发展区的获得。 最近发展区: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表现)和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 深度知觉发展(吉布森的“视崖”实验) 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 指事先没有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新异性。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2)主体本身的状态 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人的情绪状态。 2、有意注意 指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人类所特有的。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明确活动目的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组织活动 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注意。 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4)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 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进行研究,发现遗忘的规律。他用遗忘曲线来表示这种遗忘的进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最后基本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儿童思维的发展特点:皮亚杰的观点(一)感知运动阶段 通过感知、动作构筑动作格式 1周岁左右,建立“客体永久性” 末期出现心理表征能力 (二)前运算阶段 1、表象性思维 (象征性游戏的出现) 2 3、思维的直觉性 4、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经典实验:三山实验、守恒实验 (三)具体运算阶段 1、获得守恒:可逆性、去中心化、从知觉判断到逻辑判断 2、序列化和传递推理 3、类包含 经典实验:守恒实验、类包含实验 (四)形式运算阶段 主要认知特点 1、区分现实与可能 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3、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经典实验:单摆振动实验 初中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优势地位,但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 高中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成熟,形式逻辑思维发展完善,且占据主导地位;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 流体-晶体智力理论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在青春期后开始缓慢下来,较早衰退。在流体智力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发展较迟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