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肝脏、胆道和胰脏疾病(DiseasesofLiver,Biliary.pptVIP

第十四章肝脏、胆道和胰脏疾病(DiseasesofLiver,Biliary.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肝脏、胆道和胰脏疾病(DiseasesofLiver,Biliary.ppt

臨床表徵 體重減輕、疲倦、黃疸、肝臟變大、腹痛、或肝功能急速衰退等。 主要死因為肝衰竭或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其次為惡體質、感染或腹腔出血。 患者血中的甲型胚胎蛋白 (α-fetoprotein) 濃度常超過200 ng/ml。 治療 1.手術切除:為優先選擇的方法。 2.血管栓塞:一般需要多次的治療。 3.局部注射:注射酒精或醋酸等物質到腫瘤內,直接破壞腫瘤細胞。 4.肝臟移植: 腫瘤只有1顆且小於5公分,或有少於3顆小於3公分的腫瘤。 腫瘤尚未侵犯血管或轉移。 5.其他:例如冷凍療法、化學治療、或光子刀治療等。 肝母細胞瘤(Hepatoblastoma) 大部分發生在2歲以內的兒童。 一般在診斷時已有1/3的患者發生了肺、腦、或淋巴結等的轉移。 血管肉瘤(Angiosarcoma) 與接觸到氨乙烯和砷有關。 開始時是肝細胞和庫弗氏細胞的增生,接著肝竇緣的網狀纖維沈積,繼而有血管新生。 是退行性發育的腫瘤細胞,屬高度惡性腫瘤。(圖14-18) 膽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好發60歲以上之老年人,但與膽道結石及中華肝吸蟲感染有關。 主要以肝臟結節狀腫大和疼痛為表現。 多數為分化良好的硬化性腺癌,合併有大量膠原纖維。 腫瘤細胞及管腔中可見有黏液生成,但沒有膽汁分泌。 可經血行和淋巴結轉移,而其轉移部位依序為肺、骨、腎上腺、和腦。(圖14-19) 伍、其他 脂肪肝(Fatty Liver) 是指肝臟內脂肪(主要是三甘油脂)的含量超過肝臟總重的5%,或是肝臟切片中有超過10%的肝細胞有脂肪空泡的堆積。 除了酒精,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第二型)控制不良、C型肝炎、和藥物也是造成肝臟脂肪變性的重要因素,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血清中天門冬胺酸轉胺基酶(AST)和鹼性磷酸酶(ALP)的值可能正常或微升。 會出現肝臟腫大,或偶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或腹脹。 肝衰竭(Hepatic failure) 病因 包括慢性進行性肝細胞破壞、超顯微的肝細胞病變及大量肝細胞壞死等。 在美國原因為酒精性肝硬化和慢性活動性肝炎。 兒童的雷氏症候群、懷孕引起的急性肝臟脂肪變性及四環黴素毒性等。 臨床表徵 1.細胞破壞:最重要的天門冬胺酸轉胺基酶(AST)和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會上升。 2.合成減少: 白蛋白減少,所以會發生低白蛋白血症 (hypoalbuminemia)。 凝血因子減少,故會有出血傾向(bleeding tendency)。 3.動情素的代謝異常: 所以動情素的濃度會升高,導致男性女乳症、睪丸萎縮、手掌紅斑及皮膚的蜘蛛狀血管瘤。 4.其他: 黃疸。 肝臭(fetor hepaticus)。 廣泛性血管內凝血。 肝腎症候群(hepatorenal syndrome)。 肝性腦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膽固醇結石(Cholesterol Stone) 主成分為膽固醇,呈黃色,切面可見放射狀結構。 形成的因素包括:服用荷爾蒙或降血脂製劑、膽汁滯留、與膽固醇結石的形成有關。 四F:超過40歲(forty)、生育過(fertile)、肥胖(fat)和女性(female)等重要的相關因素。 二、臨床表徵 當結石跑到膽囊頸部時,則會產生右上腹劇痛,稱為膽石絞痛(biliary colic),常合併噁心和嘔吐。 膽石絞痛好發於夜間,可出現放射痛(radiating pain)到右背部或右肩胛骨處。 症狀包括上腹痛、黃疸、發燒、急性阻塞性膽管炎、胰臟炎、或敗血症等。 貳、炎症 急性膽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 1.急性結石性膽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 病理變化:膽囊會紅腫、脹大、充血、並有纖維蛋白沈積於漿膜層。 臨床表徵:包括突發性的右上腹疼痛、發燒、畏寒、噁心、嘔吐及白血球增加。 2.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acute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 好發於糖尿病、全身性動脈炎、細菌和寄生蟲感染、腹部挫傷、或燒傷等患者。 慢性膽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圖14-22) 病因: 慢性的結石刺激、過飽和膽汁的傷害、與細菌的感染等造成。 病理變化: 黏膜層都保持完整,肌肉層則可能薄厚不一,漿膜層則平滑光亮,同時可見單核球浸潤。 可見羅基坦斯基-阿索夫氏竇(Rokitansky-Aschoff sinus)。 臨床表徵: 可能出現胸悶、腹部劇痛、對脂肪性食物沒耐受性、噁心和嘔吐等。 參、黃疸 正常人血液中的膽紅素含量約0.5~1 mg/dl,當濃度超過2 mg/dl時,皮膚、黏膜或鞏膜就會呈現黃色,稱為黃疸(jaundice; icterus)。 溶血性黃疸(Hem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