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风情与旅游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风情与旅游论文.doc

佤族风俗及感想 概况 ?佤族有396610人(2000年),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永德等县,一部分散居在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昆明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两个县的佤族人口分别为135595人和58532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48.95%。在佤族主要分布的地区,除了汉族之外,还有彝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德昂族、景颇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 ????佤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在澜沧江以西和萨尔温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地带。这里山峦重叠,平坝很少,习惯上称为阿佤山区。在阿佤山区,山脉走向自北而南,逐渐低缓,主要的大山有照房山、回汗山、四排山、窝坎山、芒告山、西盟山和大黑山等,是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在群山之中,也有许多低丘平坝,小者几十公顷,大者上千公顷。因山谷纵横交错形成了大小河流,勐懂河、拉勐河、小黑江等流入澜沧江;南汀河、南滚河、南卡江等流入萨尔温江。这些江河水源充足,为佤族人民开发山区,发展水电事业提供了丰富资源。 ????地处亚热带的阿佤山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很适宜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的生长。农作物有旱稻、稻谷、玉米、小红米、荞子和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泡核桃、甘蔗、茶叶、木棉、麻和烟草等。这里林木茂盛,翠竹成林,四时葱绿。还有芭蕉、菠萝、芒果、木瓜、黄果等亚热带水果。 ????阿佤山区蕴藏有丰富的矿藏资源,特别是银矿闻名于世,明末清初就已大量开采。除了银矿,还蕴藏有金、铝、铁、锡、铅、铜等金属矿和煤、云母、石棉、石膏等非金属矿。新中国成立后,阿佤山区的锡、铅、铁、煤等矿藏资源已逐步得到开采利用,在佤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风俗习惯 ????佤族的村寨多建在山坡或小山巅,房子随山势而建,不拘方向,由高而低。一个村寨的规模,大者上百户,小则十几户,一般在百户上下。从用材上说,主要有竹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两种。从建筑样式上说,主要有“干栏式”楼房和“四壁落地房”两种。沧源、西盟、孟连、澜沧、双江的佤族以竹木结构为主,为“干栏式” 建筑,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无遮挡,用作畜厩或堆放农具杂物。佤族在修建房子时有互助的习惯,一般当日即可建成。大头人和有钱的人可以建“大房子”,其标志是在房上设特别的木刻,墙上挂有象征富有的带犄角的牛头骨,形式和陈设则和普通住房相同。室内有主、客、鬼三个火塘,主火塘供煮饭用。镇康、永德的佤族,其住宅多为使用土坯、砖、瓦修建的四壁落地房,也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放农具杂物。 ????佤族以稻谷(大米)为主食,也食用小红米、玉米、豆类。肉类以家养的禽畜为主,有牛、鸡、猪等,农闲时猎取野猪、麂子、九节狸、野鸡、鸟类等食用。蔬菜品种众多,有竹笋、青菜、黄瓜、冬瓜、辣椒和野菜等。佤族的饮食比较简单,普遍食用烂饭,一般日食两餐或三餐。过去,佤族在吃饭时大都用手抓食,现在都用筷子和勺。佤族喜欢喝酒,将小红米煮熟拌入酒药发酵,约半个月后将其放在竹筒内掺入冷水,即成水酒。佤族有“无酒不成礼,说话不算数”的说法。还喜欢饮苦茶、吸草烟和嚼槟榔。 ????佤族的服饰各地不同。西盟佤族传统的男子服装,是无领短上衣,裤子短而肥大,用黑色或红色的布缠头,青年男子颈部多以竹圈或藤圈为饰。女子穿黑色无领短衣,下围直筒折裙,头戴银箍或篾箍,以银项圈和多串料珠为胸饰,腰部和颈部戴若干藤圈,还喜欢戴多个银镯和大耳环。沧源佤族的男子服装,是圆领对襟上衣,裤子短而肥大,用黑色或红色的布缠头。女子以长发为美,戴银或铝制的耳饰和项圈,穿圆领窄袖右衽开襟短衣,胸饰有银泡数排,下穿直筒长裙,有多种花纹。永德、镇康的佤族服饰与当地的汉族服饰基本相同。 ????道路是村寨内部人们相互沟通和对外交往的重要设施。佤族村寨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村寨内的道路多不够完整,呈不规则状,完全随房屋排列变化自然形成,多为土路、乱石路,坎坷难行。从寨子“永”走出去的道路,一般有3至4条,依各寨进出方便而定,多为羊肠小道。 ????尊敬老人是一切民族的道德规范,佤族也不例外。佤族格言“格拉那格拉扬”意为“孝敬是礼”,反映了佤族重要的道德规范。佤族以尊重长辈、孝敬老人为荣,尊重老人的言谈、行为。若老人失去劳动力,儿女们则负担赡养费用,或代为劳动生产。老人死后,也有送终之礼。 爱护儿童同样是所有民族的道德规范。由于繁衍种族的艰辛与医药卫生的落后,生命在阿佤山显得脆弱而珍贵,因此,佤族特别注重对儿童的爱护与养育。佤族格言“格拉莫格拉宏”意为“相爱是礼”,主要体现在对儿童的爱护与养育上。佤族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其父母在幼儿满月及儿童五岁时要举行两次育儿仪式,以后还要带儿童参加各种宴会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