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三、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 四、当中暑发生时又该如何急救? 一、中暑的定义、症状? 二、中暑的原因分析。 一、中暑的定义、症状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机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 1.定义 中 暑 先 兆 中 暑 轻 症 中 暑 重 症 中 暑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 1.先兆中暑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是略有升高(﹥37.5℃)。 2. 轻症中暑症状 ●患者除有先兆中暑的一系列症状表现并加重外,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 ●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3.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生命。 2.症状 重症中暑又可分为四类 热痉挛 热衰竭 日射病 热射病 二.中暑的原因分析 人的散热方式: 人体适宜的外界温度是20~25℃,相对湿度为40%-60%,通过以下方法散热: A 辐射 B 传导 C 蒸发 夏季炎热高温在室内工作,特向我们这样特殊的岗位上,库区作业有些库房由于体积较大空气不流通,极其容易发生中暑。 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湿度加大,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极易诱发中暑。 在公共场所、宿舍、人群拥挤产热集中的地方 、散热困难,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浓升高,如果空去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至0.7%~1%时,使人的嗅觉神经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导致中暑。 八种人容易中暑 1.老年人 2.孕产妇 3.婴幼儿 4.心血管患者 5.糖尿病患者 6.感染性患者 7.营养不良的人 8.服用抗组织胺药 1、及时补充蛋白质 三、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 2、适当补充含钠、钾高的食物 注意补水 3 4、多吃瓜果蔬菜 5、少饮酒 6、勤洗澡、保证睡眠质量 7、不要打赤膊 8、适应气温变化 9、及时散热 10、留意体重变化 气温指数研究表明、盛夏的气温每上高1℃,都可能对体弱者或老年人产生不良影响,因而气温的高低本身就有警示作用。比如当气温在33℃,人就会有热的感觉,这是防暑降温的起始温度。35℃时,人体赖以散热的辐射、对流、传导形式逐渐减弱或停止,蒸发(出汗)便是重要乃至唯一的散热方式。因此,此时应及时补充水分及钾、钠、镁等电解物质。 相关数据表明,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天会发生“情绪中暑”。 四、当中暑发生时又该如何急救? 一、刺血治疗法取穴位: 十宣、曲泽、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二、穴位按摩法取穴位: 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内关、人中。 当发现中暑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 通风处解开衣裤,以利于散热和呼吸,中暑的病人一定要尽快将其搬移到阴凉的地方或者空调房间脱去衣服,平卧体位。并及时给病人喝些清凉的盐饮料或者凉开水 当发现中暑,应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 通风处解开衣裤,以利于散热和呼吸。 冷敷或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直至肛温38℃以下。 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等,用清凉油、风油精涂擦太阳穴、合谷等。 早期呼吸、循环衰竭可静滴5%葡萄糖盐水500~1000ml,必要时使用呼吸循环中枢兴奋剂。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徽省合肥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VIP
- 高中数学开学第一课-如何学好高中数学优秀课件p.pptx VIP
- 有机化学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3届六年级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VIP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23〕300号文件).docx VIP
- GB_T 36548-2018 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pdf VIP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设计.doc VIP
- 2025年高考天津卷英语高考真题(原卷版).pdf VIP
- 新高考高中数学 题型全归纳(解析版).pdf VIP
- 2010年初中化学专题二 指导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