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20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10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4年,写诗240余首。他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天宝十五载(756)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这首诗即是困居长安时所作,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 月夜—註解 【注释】 ①鄜州:现陕西省富县。 ②云鬟:妇女的鬓发。 ③清辉:指月光。 ④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诗的构思“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读杜心解》)。后世诗人常常学此法度。 请结合本诗解释这种说法。 月夜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这首诗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全诗分三层写哀: 开头四句一层,是写乱后衰败凄凉景象而引起的深哀隐痛。 二层,是用追叙的手法(忆)极写昔日游苑之盛与杨妃的恃宠豪奢。表面上是写昔日之“乐”,但“乐”中含哀,以乐衬哀,倍增其哀。 最后八句为第三层,乐极生悲,又从往昔跌回现实,今昔对比,写时代变幻之深哀巨痛,抒自己的哀思以无情衬有情,哀国家之多难,愤叛军之猖獗。深悲巨痛,彻人心肺。哀乐关乎国运。 哀江头,哀杨妃也,哀玄宗也,哀国破之痛也。全诗词婉而雅,意深而微,讽而含情,极尽开阖变化之妙。历代评家颇重此诗含蓄蕴藉的批评风格,如《杜诗说》云:“此诗半露半含,若悲若讽。天宝之乱,实杨氏为祸阶。杜公身事明皇,既不可直陈,又不敢曲讳,如此用笔,浅深极为合宜。” 课后作业 诗中哪些词句表现了“哀”?试找出来加以分析。 写诗背景 大历二年(767年),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他住在成都西郊瀼西草堂里,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去住,就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这位亲戚一来就在草堂周围插上篱笆,禁止外人打枣。老妇人跑来向杜甫诉苦,杜甫就写下了这首诗来劝告吴郎。 认真读几遍此诗, 自行质疑,然后就诗意的理解提出你不懂的地方。 注释 任:放任,听凭 宁:哪 转:更加 防:提防 远客:指吴郎 多事:多心 征求:指官吏征收的苛捐杂税。 蜀相 蜀相—註解 森森:高大而茂密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事。 两朝:指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出师未捷:诸葛亮曾六出祁山,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百余日,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赏析 颔联“自”“空”二字有何妙处?试作分析。 登岳陽樓 【赏析】 首联以登楼能偿宿愿为喜。“昔闻”指诗人青年时代,正值“开元盛世”,到处歌舞升平。闻洞庭之名,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残破,而诗人也到了暮年,历尽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 登岳陽樓—赏析 颔联赞颂洞庭湖的波涛浩荡,气 势磅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 浮。”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开了 吴楚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漂浮 在湖水中一般。只10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无边无 际的巨大形象逼真地描画了出来。 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 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里。”壮阔相同而心情各异。 登岳陽樓—赏析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比较赏析 试对比两诗颔联描写洞庭湖景观的妙处,并评论两诗的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一抓住祠堂的典型环境,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表现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 二概括描述诸葛亮的政治活动,勾画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形象。 尾联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千古名句。 杜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