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VLBI
射电天文学的诞生 射电干涉测量技术 国际VLBI技术的发展 中国VLBI技术的发展 VLBI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内容要点 乌鲁木齐南山 上海佘山 贵州500m 贵州500m 乌鲁木齐南山 上海佘山 贵州500m 北京50m 昆明40m 上海天文台-余山站 乌鲁木齐天文台-南山站 云南天文台-凤凰山站 国家天文台总部-北京密云站 射电天文学的诞生 射电干涉测量技术 国际VLBI技术的发展 中国VLBI技术的发展 VLBI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内容要点 IVS products 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 (EOP): 24-hour sessions (all EOP) 1-hour Intensives (UT1?UTC)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TRF)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CRF) Daily EOP+station coordinates (SINEX-files) Tropospheric Parameters (TROPO) Baseline Lengths (BL) VLBI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VTRF) EOP: 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 Precession/Nutation Polar motion UT1 - UTC ICRF: International Celestial Reference Frame Quasar positions ITRF: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Positions Velocities Time series Reference Frames 大地测量 地面观测站G的坐标: XG 卫星定轨 SVLBI观测卫星S的坐标: XS 或卫星的开普勒轨道元素Ei(a,e,i,ω,Ω,,M) 天体测量 观测射电源的位置XQ:α、δ 地球动力学 连接CIS和CTS的参数(又称地球定向参数EOP) 地球自转参数序列ERP’s:xp,yp,UT1-UTC; 章动参数:黄经章动dψ和黄赤交角章动dε 固体潮 固体潮洛夫数:η2, λ2; 其余参数 时钟偏差和钟漂率:ΔC0, ΔC1; 大气天顶延迟:τz ; 天体观测的角分辨率 角分辨率的不断提高的要求; VLBI测站之间的距离限制; 地球直径限制; Diameter:25m Band: L, S/X, C, K (22GHz)? Recoding system: MK2, S2, MK3, MK4, MK5A Member of EVN , IVS Diameter:25m Band: P, L, S/X, C, K(22GHz), Recoding system: MK2, MK3, MK4, MK5A K-4,K-5 Member of EVN , IVS Dianmeter; 40m Band : S/X Recording system: MK5A; Hydrogen maser; GPS Diameter:50m Band: S/X Recording system: MK5A Hydrogen maser; GPS * 射电天文学的诞生 1.射电波的发现-央斯基的实验 实验中,他发现除雷电造成的静电噪声外,还存在第三种静电噪声他无法归属,便把它叫做不知起源的稳固发生静电噪声。 当他的天线旋转时,他发现这种未知静电噪声的产生方向逐渐变化,在24小时之内几乎经过了一个完整的圆周变化。因为他自己并不是一个天文研究者,所以通过了较长一段时间的总结,推测这种静电噪声来自于地球之外的某个源,因为静电噪声方向变化似乎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起初他认为这个源是太阳。不过,他注意到这种无线电波辐射每天大约提前4分钟达到高峰。 射电天文学的诞生 1.射电波的发现-央斯基的实验 一恒星年实际上比在地球上观察的日出或日落的数值长一天。 因此,地球对于恒星的旋转周期(一恒星天)比一个太阳日(地球绕日自传周期)短大约4分。 因此央斯基做出结论,这种放射线的来源肯定比太阳远。 经过1年多的精确测量和分析,确认这种噪声来自地球之外,银河系中心人马座方向发射的一种射电波。 射电天文学的诞生 2、雷伯的射电望远镜 美国无线电工程师雷伯(Grote Reber)证实了央斯基的发现。 1937年他在自己家的后院中,研制了一架直径为9.6米的金属抛物面天线,为现代无线电望远镜建造了样机; 对准了央斯基曾经收到宇宙射电波的天空。 一开始寻找波长更短的放射线,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