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基础---肺.ppt
(三)在志为忧 (悲) 含 义:指悲忧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映,由肺精、肺气所化生, 是肺精、肺气生理功能的表现形式。 生理意义:悲(忧)属七情之一,属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映,悲动 于心而肺应之。 损伤肺中精气 悲易伤肺 肺气耗伤而呼吸气短无力 影响宣降运动 肺病生悲——肺气虚,气机消沉——易悲伤。 病理意义 在志为悲 (四)肺在液为涕 含义:鼻涕由肺精所化,由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鼻窍。 肺气宣发,促进肺津至鼻窍而为涕。 生理意义 正常情况下,鼻窍得润而涕不外流。 肺寒——鼻流清涕。 病理意义 肺热——流黄浊涕。 肺燥——鼻干 在液为涕 (五)与秋气相通应 含义:五脏与自然界阴阳相通应,肺主秋。 生理意义: 时令至秋,暑去而凉生,草木皆凋 肺与秋同属五行之金 同气相求,故以肺应秋。 肺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阴 秋季肺的制约和收敛功能强盛,养生当顺应秋气而使人气渐收。 病理意义: 秋季气候凉燥,肺体清虚,喜润恶燥,秋季易见秋燥之证。 治疗肺病时,秋季不可过分发散肺气,而应顺其敛降之性。 肺气通于秋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说:“肺金收降之气……金者,其道当降。” 中 医肺 肺 肺为五脏之天 ——明 · 绮石《理虚元鉴》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解剖: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外应胸膺。分叶器官,其叶白莹,质地疏松。 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藏魄,主宣发肃降,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肺的主要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 肺与形窍志液时: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通于秋季。 ? 中医古籍关于肺的论述 《灵枢·九针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 《难经·十二难》:“心肺独居膈上”。 《医宗必读·改正内景脏腑图》:“肺叶百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龠”。 《难经.四十二》:“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 清代王清任:“肺两页大面向背,上有四尖向胸,下一小片亦向胸。肺管下分为两杈,入肺两叶,每杈分九中杈,每中杈又分九小杈,每小杈长数小杈,枝之尽头处,并无孔窍……”。 “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因此称肺为“相傅之官”。 “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 “肺居五脏最高之部位,因其高,故曰盖。因其主气,为一身之纲领。恰如花开向荣,色泽流霞,轻清之体,华然光采,故曰华盖(吴克潜《大众医药:卫生门》)。 《华氏中藏经》称之为“华盖”。 《素问·刺禁论》说:“肺藏于右。 “咽喉二窍,同出一脘……喉在前主出,咽在后主吞。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窍,以激诸脉之行,气之要道也;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道路。水谷同下,并归胃中,乃粮运之关津也。二道并行,各不相犯,盖饮食必历气口而下,气口有一会厌,当饮食方咽,则会厌即垂,厥口乃闭。故水谷下咽,了不犯喉。言语呼吸,则会厌开张,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送入喉腔,遂呛而咳矣。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巢,下无透窍,故吸入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本之有源,无有穷也,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龠”(《医贯》) (一)主气司呼吸 主呼吸之气 主一身之气 “肺为主气之枢,脾为生气之源”之说。 肺呼吸均匀协调,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反之气旺则肺司呼吸均匀有力。 《素问·经脉别论》“肺与心皆居膈上,位高近君,犹之宰辅,故称“相傅之官”。 “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医学真传·气血》)。 “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医学实在易》)。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柑橘基地质量管理体系.pdf
- CAD2007入门教程_图文版.ppt VIP
- TSG Z7005—20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 核准规则_可搜索.pdf VIP
- DB4419_T 24-2024 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服务指南.docx VIP
- 安全可靠分布式事务型数据库技术要求.pdf VIP
- SH3124-2001T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工艺流程设计图例.pdf VIP
- 电缆敷设图集 12D101-5.pdf VIP
-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课件.pptx VIP
- 2024新信息科技四年级《第二单元 用编码描绘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淮北矿业2015年矿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淮北矿业2015年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六项指标”考核办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