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2010.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大纲2010

《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new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一、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理论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二、课程编码: 0800319 三、学时与学分:56/3.5 四、先修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路理论,电机学I,信号与系统 五、课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线性连续自动控制系统部分(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综合方法; 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和增强学生定性分析能力、定量计算能力、综合设计和应用能力、数—形结合能力以及初步联系工程实际的能力。 3. 通过学习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习其它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单元:概论及数学模型共计6学时 M1:Module1 Introduction to Feedback Control(3 Hours) 反馈控制系统导论(3学时) 自动控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的比较 自动控制的有关术语 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步骤及要点 基本练习:1.3,1.4 M2:Transfer Function and Block Diagram Algebra(3 Hours) 传递函数和方框图代数(3学时) 建立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和复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用结构图等效变换方法求系统传递函数(信号流图(梅森公式)不作要求) 基本练习:2.6,2.7,2.8,2.9,2.10 设计性作业1:1.2 改造蒸汽机;1.6 设计倒立摆控制系统;1.7设计球棒控制系统(选一) 设计性作业2:单元小结——运用自控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事件 第二单元: 时域分析法 共计11学时 M3:First Order Systems(3 Hours) 一阶系统(3学时) 一阶系统简介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一阶系统的频域简介 反馈对一阶系统性能的影响 复平面零点与极点分析--实数零极点及其对应的动态响应 主导极点的概念 基本练习:3.1,3.2,3.3,3.8,3.9 M4:Second Order Systems 1.5 Hours 二阶系统(1.5学时)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二阶系统的自然频率和阻尼比 复平面零点与极点分析--复数零极点及其对应的动态响应 基本练习:4.1,4.4,4.5,4.7 M5:Second Order System Time Domain Response 1 Hour 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1学时) 二阶系统时域性能指标 基本练习:5.2,5.3,5.5 5.4选 M6:Second Order Systems: Disturbance Rejection and Rate Feedback 1.5 Hour 二阶系统:抑制扰动与速度反馈(1.5学时) 基本练习:6.1,6.2,6.3,6.8 M7:Higher Order Systems 1 Hour 高阶系统(1学时) 用Evans形式和Bode形式表示的传递函数 将高阶系统近似为一阶或二阶系统 暂态响应中零点和极点的作用 零点的来源 基本练习:7.1,7.2,7.3,7.4 M8: System Type: Steady State Errors 2 Hours 系统类型:稳态误差(2学时) 系统类型定义 输入信号种类 系统类型与稳态误差计算 扰动的稳态误差 1学时 基本练习:8.1,8.3,8.4,8.7,8.8 设计性作业3:4.3 设计汽车主动悬挂系统,4.8设计自动防震建筑(选一) 设计性作业4:单元小结——时域分析法的优缺点 第三单元:根轨迹分析 共计8+1学时 M9: Routh Method, Root Locus: Magnitude and Phase Equations 3 Hours Routh判据;根轨迹的幅值和相角方程(1+2学时) 稳定性分析,Routh判据1 根轨迹的幅值和相角方程 2 基本练习:自行布置 M10: Rules for Plotting the Root Locus 4 Hours 绘制根轨迹的法则(4学时) M11:System Design Using the Root Locus 2 Hours 根轨迹法设计控制系统(2学时) 基本练习:9.6,10.2,10.5,10.6,11.1,11.7 (选一) 设计性作业5:运用根轨迹法设计控制系统 设计性作业6:单元小结——根轨迹分析法的优缺

文档评论(0)

hf916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