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崇高之美 什么是崇高 生活中,人们常把伟大、高尚,甚至带有神圣意味的精神品格称为崇高。 美学中,崇高的含义更加丰富、深远。 崇高作为一种美学范畴,不是希伯来文明特有的,但却在希伯来文明中得到集中的文化发挥。 美是主观的? 美是客观的? 美是主客观之间的? 崇高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 ——朗吉弩斯 优美的风格里浸润着一种理性的欢乐,崇高的风格浸润着信仰与苦难。 惊心动魄、惊魂未定、惊惧不安,然后超越于惊惧之上,灵魂获得安定,并升腾起一种灵魂的愉悦。 在崇高里,一种既内在于尘世事物又超越于尘世事物的意义透彻晶莹地显现出来。 一、崇高(Sublime)与希伯来文化 希伯来:古犹太族 古希伯来人属于闪族的一支。它在公元前三千纪时游牧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草原,公元前二千纪中叶,侵入迦南,就是后来称为巴勒斯坦的地区。当时的迦南人把入侵者叫做“希伯来人”,意思是“从河那边来的人”(“河”是指幼发拉底河)。游牧的希伯来人比较强悍,迦南当地的原住民文化较高而性格较为柔弱,且曾经过埃及军的占领和蹂躏,元气大伤,终于逐渐被希伯来人所征服和同化。 公元前二世纪,罗马统治者取代希腊人成为地中海和近东的征服者,犹太民族便成了罗马帝国的臣民。但不屈服的犹太人对罗马统治者进行了长期的反抗斗争,于是基督教便成为以色列穷人、无权者和被罗马压迫和驱散的人们的精神信仰。 希伯来人在其漫长艰难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历史上希伯来人饱受征战之苦,先后受到菲力士人、亚述人、加勒底人、波斯人、罗马人、埃及人的奴役。所以,从一开始希伯来精神就有别于希腊精神。 他们在艺术和科学上远不如希腊文化,但在宗教和法律上却高度发达。独特的历史境遇使得希伯来人缺乏科学理性观念,但宗教思维却异常活跃,发展出诸如魔鬼、来世、复活和最后审判等宗教观念。由此形成的希伯来文化带有强烈的宗教感、神秘主义和超越精神。 彼岸世界 在希伯来精神中,对伟大万能的上帝的崇拜,对来世的憧憬,对人自身有限性和原罪的清醒意识,都在某种程度上和崇高这样的美学范畴产生联系。 神是崇高本身最纯粹的表现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新旧约全书·旧约·创世纪》 具有崇高意味的人造象征符号—耶稣、十字架、圣母与圣婴 哥特式教堂显示出一种神秘崇高的气氛 直刺云霄的尖顶,宏伟高耸的拱门,仰天巍立的钟楼,使人灵魂出窍,物我皆忘,直奔向那茫茫无限。幽深的走廊,高俯的穹窿,以及缠绕四周的千奇百怪的装饰,令人目眩神迷。透过彩色玻璃射入的日光像一团团神怪的火焰,与幽幽烛光互相交织,犹如飘飘渺渺的天国幻影。加上风琴、圣歌、钟声,整个一座教堂成为崇高的绝妙写照。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纪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教堂内部由四排巨柱隔开,宽达49米。中厅高约45米,而在横翼与中厅交叉处,更拨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个八角形采光亭。中厅高出侧厅很少,侧高窗很小。内部比较幽暗,建筑的外部全由光彩夺目的白大理石筑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现出向上的动势,塔顶上的雕像仿佛正要飞升。 二、崇高美与启蒙时代 1、相关美学观点回溯: ① 古罗马朗吉弩斯写过一篇《论崇高》的文章,指出,崇高的对象不会是小溪和烛光,而是大江大河,火山爆发,是那些引起我们惊叹的宏大对象。 ② 中世纪哲学家普罗提诺认为,至高无上的美是神,不能用感官而只能用心灵去感应。它所引起的情感状态是:心醉神迷,惊喜若狂,眷恋,爱慕,喜惧交集。 ③ 在近代较早探讨崇高的是博赖特,称崇高为庞大的自然对象;爱迪生提出宏伟,认为宏伟的审美效果是“陷入一种惊骇的喜悦”;博克把崇高作为与美对立的范畴进行研究,认为崇高的形式特征是大、凹凸不平、变化突然、坚实笨重等,审美效果是以痛苦为基础,令人恐怖。 ④ 第一次把崇高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深入研究的是康德。他认为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形式无规律无限制,具体表现为体积和数量无限大,以及力量无比强大…… 我们欣然地把它们称为崇高,那是因为它们把我们的灵魂的力量提升到那样一种高度,远远地超过了庸常的平凡,并在我们内心发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抵抗力量。 ——康德 朱光潜先生 (1897—1986) 朗吉弩斯提出艺术中的崇高应该对人的感情产生强烈的效果,使人狂喜,让人惊奇,这是贯穿《论崇高》全书的一条主线。他写道:“天才不仅在于说服听众,而且也在于使人狂喜。…….” 朱光潜先生对“狂喜”做出了解释,狂喜“是指听众在深受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