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我党对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docVIP

长征时期我党对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征时期我党对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doc

长征时期我党对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少数民族地区为红军长征时期提供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环境。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坚持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并积极做白军中少数民族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为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完成长征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关键词] 长征时期 党和红军 少数民族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诞生,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也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在长征时期,这条“生命线”显得尤为重要。 一、长征时期我党开展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长征。在短短两年时间里,红军先后经历了湘、桂、云、贵、川、康、甘、宁、陕等11个省区和苗、瑶、彝、白、藏、羌、回等十几个少数民族杂居或聚居区。红军长征经历的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社会政治形势也异常严峻。可以说,红军长征的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我国广大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取得的。在西南、西北地区,民族矛盾、宗教问题与现实政治相互交织,使这里的形势极为复杂。党和红军不仅要面对国民党军事集团对红军的围追堵截和层层布防,还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处理好这一地区特殊的族群关系。 做好沿途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有利于长征的顺利进行,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发挥了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对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广大红军战士和各族人民群众结成了生死与共的关系。各路红军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同少数民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为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完成长征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二、长征时期我党关于少数民族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长征时期,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坚持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并积极做白军中少数民族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 历史上,由于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奉行大民族主义,推行“羁靡”政策,对少数民族采取“恩威并用”“以夷制夷”“以夷伐夷”“分而治之”等策略,造成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增加、冲突不断,使各民族间的信任减弱、隔阂加深。民国时期,国民党统治集团继续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对立依然存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在西南、西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一方面利用高官贿赂收买、扶植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土司头人、上层宗教人物,帮助其统治当地各民族;另一方面,又指使地方军阀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族压迫和同化强制政策,这就使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对立和仇视情况更加严重。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对汉人充满戒心,尤其对汉人的军队充满仇恨。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红军想要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针对国民党政府和地方军阀推行的反动民族政策,党和红军坚持主张各民族无论民族大小,一律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1935年1月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中就规定:“对于苗瑶等少数民族,主张民族自决、民族平等、与汉族工农同等待遇,反对汉族的地主财富佬的压迫。”[1]p43红军每到少数民族地区,都会颁布相应的政策文件,或用布告等形式宣传党和红军的民族政策。在红军进入康藏地区时,《中共中央告康藏民众书》就向广大康藏民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并以此同国民党帝国主义的民族政策相区别:“国民党帝国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殖民地的奴役的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主张解放各被压迫民族,因此主张彻底的民族自决,建立自由的选举的革命政府,并积极帮助一切的革命的民族运动。”[2]p234 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遭受国民党政府、地方军阀和封建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经济文化落后,生活及其贫困。“彝民生活之痛苦,远过于汉人。汉人还能耕平坦之田亩,彝民之田亩,日渐被川军之官长及当地官吏所侵占,而只耕植于山地。”“因其只耕种山地,故彝民平日所食者,亦只玉黍而已。至于彝民所居之家室,则更简陋不堪,以竹木编为壁,上覆松树皮,潮湿特殊,跳蚤成群。”[3]p409由于历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阂,彝族不允许汉族的军队进入他们的地区,红军想要通过彝区,困难重重。为了顺利通过彝民地区,1935年5月,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4]p29党和红军通过布

文档评论(0)

eorihgvj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