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技术史概论5.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科学技术史概论5

美国科学技术史概论 ABriefHistory ofAmerican ScienceandTechnology王大明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15年4月1日北京美国十九世纪物理学发展电磁学发展背景亨利的电磁学研究电磁学的最早应用之一:有线电报和莫尔斯电码十九世纪后半期的物理学三剑客吉布斯、罗兰、迈克尔逊电磁学革命从美国建国的1789年到十九世纪中期,正是世界电磁学飞速发展的时期。其要点就是将电和磁联系起来。这个期间,从咖伐尼——伏打——欧姆——奥斯特——毕奥-萨法尔——安培——法拉第——麦克斯韦——赫兹等,欧洲科学家完成了一系列奠基性的工作。美国的约瑟夫·亨利也参与了这场电磁革命的盛会。而后来的贝尔、爱迪生、特斯拉等,将这场盛会推向高潮,最终迎来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伽伐尼发现“神经电流”静电很早就发现了,但“动电”——电流是在十八世纪末才发现。意大利生理学家路易吉·伽伐尼(LuigiGalvani,1737~1798)发现蛙腿肌肉接触金属刀片时会发生痉挛,他其后在论文中认为生物中存在着一种所谓“神经电流”。伏打发明“电池”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伏打伯爵(C.AlessandroG.A.A.Volta,1745-1827)不赞同伽伐尼的这种观点。他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后认为这不过是外部电流的作用,而蛙腿肌肉只是起到了导体的连接作用。伏打电池1800年,伏打将锌片和铜片夹在用盐水浸湿的纸片中,得到了很强的电流,他称之为电堆;而将锌片和铜片浸入盐水或酸溶液中也能得到相同的效果,这后来被称作伏打电池。伏打电堆和电池的发明,为研究稳恒电流创造了条件。欧姆的直流电路研究德国物理学家欧姆(GeorgSimonOhm,1787—1845)经过长期研究,于1827年发表了其著作《直流电路的数学研究》,明确了他经过实验所得到的电路分析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S=γE式中S表示电流;E表示电动力,即导线两端的电势差,γ为导线对电流的传导率,其倒数即为电阻。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因而遭到怀疑和尖锐的批评。其研究成果被忽视,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金奖,这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欧姆的进展极大地影响了电流理论和应用的发展,他在《直流电路的数学研究》这本书中首次提出的电学定律,后来被命名为欧姆定律。奥斯特发现电和磁之间的关系虽然富兰克林早在1751年,就发现放电能将钢针磁化,但当时人们还没能重视这个联系。直到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ChristianOersted,1777—1851)用实验证明接通电流的导线能对附近的磁针产生作用力,并且这种磁效应是沿着围绕导线的螺旋方向分布时,才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毕奥—萨伐尔定律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国物理学家让·巴蒂斯特·毕奥和费利克斯·萨伐尔进一步详细研究了载流直导线对周围磁针的作用力,并确定其“磁力大小正比于电流强度,反比于距离,方向垂直于距离连线”。这一规律被称为毕奥-萨伐尔定律。安培的发现法国物理学家安德烈-玛丽·安培(André-MarieAmpère,1775年—1836年),在奥斯特的发现仅一周之后(1820年9月)就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一份更详细的论证报告。他认为两根载流导线存在着相互影响,相同方向的平行电流彼此相吸,相反方向的平行电流彼此相斥;他还认为通电的线圈与磁铁相似;因为两个线圈之间存在着吸引和排斥作用。安培定则安培一方面用实验验证了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还用数学对上述作用力进行了推导。于1827年,将他的电磁现象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这是电磁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著,对以后的电磁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麦克斯韦称安培的工作是“科学史上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后人称安培为“电学中的牛顿”。法拉第与电磁感应现象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当时担任着英国皇家研究所实验室主任的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1867)也转向了电磁领域的研究工作。电磁力相互作用法拉第首先从奥斯特的工作中得到启发,他认为假如反过来考虑磁铁固定,线圈就可能会运动。根据这种设想,1821年,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装置内,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实际上,这不是发电机,而是电动机的雏形。电磁感应、场和力线的概念1831法拉第发现,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此即电磁感应效应。法拉第还将“场”、“力线”等重要概念引入物理学,为后来的许多重大进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法拉第的功绩他还引入了诸如正负极、离子等概念;发现电磁感应效应,并由此发明发电机;引入“电磁场”和“力线”等重要概念,揭示了电和磁的本质。纪念法拉第的2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