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艺术
物理与艺术
——发现艺术中的物理玄机
摘要:
在艺术和物理学中同时获取有关自然(实在)的观点,会从三个维度上全面看到它的更宏大的图景,会理解它在扩展开的现在上的存在。艺术与物理学的有机结合,能使人们对自然厕身其内的世界产生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和理解。
——《艺术与物理学》,[美]伦纳德·史莱因著
关键词:物理 艺术 音乐 平衡 视觉 电场
大家都知道,物理学和艺术各自有其专门的研究领域,各自从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人类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然而,它们却如同一对孪生兄妹,形影不离地发展着。事实上,物理学和艺术之间存在着交叉,存在着渗透,存在着融合,它们有相通之处,有内在的统一性。正如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尔分所说:“像画家运用色调,雕刻家利用石膏,音乐家通过音符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一样,科学家们是通过似乎是周围的浓缩物的公式和定理来表现自己的高水平的美感的。”古希腊人曾强烈地致力于自然界中和谐的研究,并认为音乐仅是自然界和谐中的一种。德国物理学家开普勒曾说:“天体的运动只不过是一首歌,一首连续的、有几个声部的歌。”在他看来,有声的乐调固然很美,但有调无声的仙曲则更美,因为它只对人类的灵魂吹奏。他反复计算了有关行星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运动速度和各种比例关系,并从研究一首古老的名为《和谐的序曲》的乐曲中受到启发,终于得到了(这里T为行星绕日运动的周期,D为行星距太阳的距离)的关系,进而谱写了行星运动这首不能为听觉所感知,却可以为思维所理解的“直接用乐谱、广为使用音乐语言”的行星协奏曲(如图1所示),并通过他的行星运动第三定律表达出这首乐曲的主调。
众所周知,皮埃尔·居里夫妇开创了原子时代,导致了原子能应用的研究。可是,由此而产生的原子核裂变的应用和原子弹的研究,却是在20世纪40年代才兴起的。但诗人安德烈·贝雷早在1919年就写下了这样的诗篇:???“居里的实验室里,世界在爆炸, ?????用的是原子裂变的爆炸;?????一道道电子流, ?????成了无形的大屠杀。”
物理学与诗歌、音乐之间的融合是如此玄妙,这深刻揭示了科学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物理学与艺术的交融、统一,除了音乐、诗外,从不同角度描述,还有不同的表现。从静态角度来看,形式美的组合规律-简单性、对称性、和谐统一性等是科学与艺术都共同遵循的特性。就简单性而言,艺术创作的目标是追求简约,渴望简单。科学的伟大目标是“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设或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实验事实。”在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中,讲究均衡、对称之美,将节奏、韵律视为艺术的生命。物理学中,描述自然的基本规律-守恒定律都各自与某种对称性紧密相连。被称作“美学上真正完美的对称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狄拉克系列方程和杨-密尔斯规范场理论等,都具有同样对称、优美、整齐的形式。艺术家将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和谐的、比非对立因素的统一更具有美的魅力。物理学则将包含整体有机性、整体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称性、比例协调性和结构合理性、运动发展具有的规律性、物质系统之间的相似性等纳入一个和谐统一的总体。
从动态角度来考察物理学与艺术的内在统一性,可以看到:自古至今在艺术美的鉴赏与创作中,人们曾一次一次地体验过朦胧的“美”;在科学认识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曾发现过“混沌之道”。对于文艺作品,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人们都讲求“韵味”。从创作者来说,是他通过匠心营造的“意境”,为欣赏者提供审美再创造的空间;对欣赏者而言,是他们在此基础上通过悉心体味、领悟而获得审美再创造的具体感受。在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探索和科学认识的进程中,方法论上存在着朴素整体论传统分析论科学系统论这样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与此过程相应的是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遵循着模糊清晰模糊的脉络。而且,最后阶段的“模糊”是模糊与清晰在更高层次上的综合,是高级形态的模糊,是精确的升华,是人类长期地向精确化目标探索之后所获得的最高报偿。
是什么力量使沙垒能保持不散呢?湿沙含有一定量的水.水一般是作为润滑剂使用的,它怎么又能增加沙子的黏性呢? 有人认为,沙垒是由于沙中水的表面张力而结合在一起的.水分子具有一个永恒的电偶极,被称为极性分子.这些电偶极相互吸引.在水与空气的表面上,相邻水分子的相互吸引使得水面实际上处于紧张状态.相互吸引产生的合力,使水面弯曲.在沙垒表面,这个合力是有助于沙垒的稳固的.然而在没有空气界面的沙垒内部,沙出同样稳固.虽然内部的水分子通过其电偶极的电场互相吸引,但这种引力很弱,它无助于沙的稳固,不足以阻止它的流动.因此,这种解说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那么沙子在潮湿时黏结的力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一颗湿的沙粒表面存在正负两种离子.通常这两种离子成对组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BNCY002-2023 西双版纳红茶 晒红茶.pdf VIP
- 机关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 VIP
- 2025年中级(四级)营销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VIP
- 大数据概论教学课件.pptx VIP
- 西双版纳红茶 晒红茶.docx VIP
- 室内装修全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2025年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医学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50个广告分析.doc VIP
- GB32030-2022 潜水电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pdf VIP
- (语文)福州时代中学2020级初一新生入学检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