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23年的一个仲夏之夜,两位年轻人荡漾在秦淮河的波影中,在游玩结束后,他们约定各自写一篇同题文章。不久这两篇文章就被刊登出来,文章风格不同、各有千秋,名噪一时。这两位年轻人就是著名的作家朱自清,和红学家俞平伯。这两篇文章也就是被称为双璧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件事也成为了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异同比较中文132班沈爽目 录文章及作者简介二者的异同比较 南京秦淮河,它那旖旎的风光,尤其是它那蕴含历代兴亡的史迹,历来就是许多骚人墨客歌咏凭吊的场所。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把对秦淮美景的抒写与对时局的深沉感慨结合了起来。到了清代,孔尚任作传奇《桃花扇》,更是极写秦淮河笙歌繁华的气象和国破家亡的惨景。因此人们神往秦淮河。文章简介这两篇散文写于“五四”革命风潮刚刚过去三四年的时候。当时,随着革命的深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进一步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比之“五四”当时来,整个文化领域显得比较冷落。由于新的革命高潮还没有到来,一些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茫茫。两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了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作者在声光色彩的协奏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秦淮河不同时地、不同情境中的绰约风姿,引人发思古之幽情。富有诗情画意是文章的最大特色,秦淮河在作者笔下如诗、如画、如梦一般。奇异的“七板子”船,足以让人发幽思之情;平淡中见神奇,意味隽永,有诗的意境、画的境界,正所谓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过渡页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四卷《朱自清文集》。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享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俞平伯(1900─1990.10)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原名俞铭衡,浙江德清人。朱自清、俞平伯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的年纪相当的著名学者作家。他们同为浙江人,同从北京大学毕业,同做过北京大学教授;同时写诗写散文,同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同有成果。朱自清写景散文以“绘画的美”从描述的对象“呼之欲出”,在现代写景散文中占有重要地位,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本文选自朱自清《踪迹》,上海亚东国书馆1924年版。他的实践打破了当时流传的“美文不能用白话”写作的“迷信”。俞平伯则成为《红楼梦》研究的“新红学派”的代表人物。这样两位现代文学史上几乎齐名的大家,同乡同学同事同志同情趣,同为好友,连做文章也同题,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佳话。国内某知名作家撰文说,朱自清、俞平伯不但把秦淮河作尽了;也把同题散文作尽了;把写景散文也作尽了,把作文才气也作尽了;把同题作文也作尽了。一连串作尽,吓得后人不敢再作同题文章了。事实上也是这样,作同题文章在朱、俞同题散文前后都曾有过,都不曾有朱、俞二位大家取得的齐名成就。二者的异同比较一、写作背景相似都写于“五四”革命风潮之后,革命热情消退,知识分子陷入迷惘,内心苦闷,却找不到出路。无论是俞平伯还是朱自清,由于他们都困缚在知识分子的狭小天地里他们也有所不满,有所追求,但是又感到十分迷惘,因而文中就都有着一种怅惘之感。他们不掩饰自己思想上的苦闷。朱自清写道:“这实在是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故偶然润泽一下,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了。”俞平伯则写道:“其实同被因袭的癣趣所沉浸。正如茅盾所指出的那样:“到了‘五卅’的前夜为止,苦闷仿徨的空气支配了整个文坛,即使外形上有冷观苦笑与要求享乐和麻醉的分别,但内心是同一苦闷彷徨。走向十字街头的当时的文坛只在十字街头徘徊。相同点二、写作手法相似都大量使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文中二人的描述手法大多为情景交融。如俞平伯在情景交融的描写上写了“灯影的密流”,写了孤灯所映见的“黯淡久的画船”以及“秦淮河姑娘们的靓妆”,同时还闻到了“茉莉的香、白兰的香、脂粉的香、纱衣裳的香。这里不仅情生于景,景融于情,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古人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一、同为情景描写,但虚实程度不同。俞平伯在情景交融的描写上,往往实中有虚,时实时虚,而情思在景色之上。他写了“灯影的密流”,“黯淡久的画船”但是在同时还闻到了“茉莉的香、白兰的香、脂粉的香、纱衣裳的香……微波泛滥出的甜甜的暗香。”但心里还想着人们“谁都是这样急急忙忙的打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谭)小高考复习8细胞的增殖精选.ppt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新人教版-必修2)技术方案.ppt
- (通用版)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考前复习方略专题十五振动与波动光精选.ppt
-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技术方案.ppt
- (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单元考点1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精选.ppt
- (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主题突破3现代国际力量的分化组合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精选.ppt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第2课时技术方案.ppt
- (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步专题优化专题十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精选.ppt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第一课时技术方案.ppt
- (通用版)2016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一中国古代篇第一步专题优化专题二古代中国的农业精选.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