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炙 法 一、概述 (一)含义 炙法:将净选或切制的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 二、辅料炒与炙法的区别 第一节 酒?炙?法 一、含义 酒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 二、酒 1.性味功能 甘辛,大热。气味芳香,能升能散,宣行药势,具有活血通络、散寒、去腥的作用。 2.分类 白酒 与黄酒的区别 三、适用药物 1.活血散瘀药物 如川芎、丹参等 2.祛风通络药物 如威灵仙、桑枝等 3.动物类药物 如乌梢蛇、地龙等 4.性味苦寒药 如黄连 四、目的 1. 改变药性,引药上行 (1)缓和苦寒之性 如大黄、黄连、黄柏 (2)引药上行 如大黄、黄连、黄柏等。 2. 增强活血通络作用 (1)与药物协同发挥作用,常用于活血祛瘀、通络药,如当归、桑枝等。 (2)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而增强疗效。 3. 矫臭去腥 可产生腥臭之味的如三甲胺、氨基戊醛类等,可随酒加热挥散;另外醇香可矫味。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 五、操作方法 1.先拌酒后炒药 药物与酒拌匀—闷润(酒被吸尽)——文火炒——出锅——放凉。 适用于质地坚实的根及根茎类药物,如黄连、川芎、白芍等。 2.先炒药后加酒 先炒药(至一定程度)——喷一定量的酒——炒干——出锅——放凉。 多用于质地疏松的药物,如五灵脂等。 用量:药物:黄酒=100:10~20 六、注意事项 (1 )稀释:若酒的用量较少,不易与药物拌匀时,可先将酒加适量水稀释后,再与药物拌润。 (2) 闷润:闷润过程中,容器上面应加盖,以免酒被迅速挥发。 (3)火力与火候:药物在加热炒制时,火力不宜过大,一般用文火,勤加翻动,炒至近干,颜色加深时,即可取出,晾凉。 黄 连 [处方用名] 黄连、川连、酒黄连、姜黄连、吴萸连、萸黄连。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n C.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历史沿革]现行,有姜炙、吴茱萸炙、酒炙等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1.黄连——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润透,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或用时捣碎。 2.酒黄连 ——先拌黄酒,再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黄连片:黄酒=100:12.5 3.姜黄连—— 先拌姜汁,再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黄连片:生姜(或干姜)=100:12.5(4),绞汁或煎汁。 4.萸黄连—— 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去渣,煎液与黄连片拌匀,稍闷润,待药液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 黄连片:吴茱萸=100:10 [炮制作用] 生品——苦寒性较强,长于泻火解毒,清热燥湿。适用于肠胃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壮热烦躁,神昏谵语,热毒生疮,耳道流脓等证。如黄连解毒汤;清瘟败毒饮。 酒炙黄连——引药上行,缓其寒性,善清头目之火。如用于治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的黄连天花粉丸。 姜炙黄连——缓和苦寒之性,并增强其止呕作用,以治胃热呕吐为主。如用于治湿热中阻,胃失和降,恶心呕吐。 吴萸制黄连——抑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如用于治湿热郁滞肝胆,嘈杂吞酸;治积滞内阻,生湿蕴热,胸脘痞满,泄泻或下痢. [炮制研究] 成分: 1.切制——温度较低,抢水洗 2.炮制——温度升高,对小檗碱含量有一定降低,但可提高其在水中的溶出率;另有结论与之相反。 加热过程中生成红色的小檗红碱,其随加热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大 黄 [处方用名] 大黄、生大黄、川军、酒军、酒大黄、醋大黄、熟军、熟大黄、大黄炭 [来源]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的干燥根及根茎。 [历史沿革] 现代主要有酒炙、酒蒸、醋炙、炒炭、清蒸等炮制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VIP
- 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Module6-01Unit1课件.ppt VIP
- 基于世界技能大赛技术规范的货运代理沉浸式模拟训练研究.pdf VIP
- 家居平面图设计方案介绍.pptx VIP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 有答案).docx VIP
- 螺旋离心泵设计.doc VIP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 有答案).docx VIP
- 6T厨房管理课件.pptx
- 每日听书《我有自己的宇宙》导读.pdf VIP
- 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试题附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