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诗礼传家忠厚继世——古代中国的家教问题的提出殷为天子,三十余世而周受之殷为天子,三十余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余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惟非甚相远也,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大戴礼记·保傅》一、《保傅》的帝胄早期教育 天下之命悬于天子,天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心未疑而先教谕,则化易成也。夫开于道术,知义理之指则教之功也。若夫服习积贯,则左右已;胡越之人,生而同声,嗜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也,参数译而不能相通,行虽有死不能相为者,教习然也。故曰选左右早谕教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左右正则天子正矣,天子正而天下定矣。——《大戴礼记·保傅》君子慎始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君子慎始也。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婚,易之乾坤,皆慎始敬终云尔。素诚繁成,谨为子孙,婚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义者,如是,则其子孙慈孝,不敢淫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曰: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呜呼!戒之哉!无养乳虎,将伤天下。胎教之道胎教之道,书之玉板,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缊瑟而称不习,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则太宰倚斗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周之胎教周后妃任成王于身,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古者妇人孕子之礼,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过人矣。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三公与三少之贵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为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大戴礼记·保傅》太师之任天子不论先圣王之德,不知国君畜民之道,不见礼义之正,不察应事之礼,不博古之典传,不闲于威仪之数,诗书礼乐无经,学业不法,凡是其属,太师之任也。太傅之任天子无恩于父母,不惠于庶民,无礼于大臣,不中于制狱,无经于百官,不哀于丧;不敬于祭,不信于诸侯,不戒于戎事,不诚于赏罚,不厚于德,不强于行,赐于侈于近臣,吝爱于疏远卑贱,不能惩忿窒欲,凡是之属,太傅之任也。太保之任天子处位不端,受业不敬,言语不序,声音不中律,进退节度无礼,升降揖让无容,周旋俯仰视瞻无仪,安顾咳唾,趋行不得,色不比顺,隐琴瑟,凡此其属,太保之任也。 故孩提,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也。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比选天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使之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目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视右视,前后皆正人。夫习与正人居,不能不正也;犹生长于楚,不能不楚言也。——《大戴礼记·保傅》太子的童年教育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司过之史,有亏膳之宰。太子有过,史必书之。史之义,不得不书过,不书过则死。过书而宰彻去膳,夫膳宰之义,不得不彻膳,不彻膳则死。于是有进膳之旍,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瞽史诵诗,工诵正谏,士传民语。太子的童话年教育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疏有序,如恩相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如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在位,而功不匮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下不踰矣。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端于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达其不及,则德智长而理道得矣。此五义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学成治就,此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 太子的童年教育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司过之史,有亏膳之宰。太子有过,史必书之。史之义,不得不书过,不书过则死。过书而宰彻去膳,夫膳宰之义,不得不彻膳,不彻膳则死。于是有进膳之旍,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瞽史诵诗,工诵正谏,士传民语。秦何以二世而亡及秦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尚者告得也;固非贵礼义也,所尚者刑罚也;故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三族也;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为计者谓之訞诬;其视杀人若芟草菅然。岂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习导非其治故也。 二、《颜氏家训》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北齐书文苑传》说颜门“世善《周官》《左氏》,颜之推,“聪颖机悟,博识有才辨”。颜真卿《颜氏家庙碑》说颜之推官至北汽幻门侍、待招文林馆、平原太守、隋东宫学士。之推生卒年不详,据钱大昕考证,生于梁中大通三年辛亥(531),卒于隋开皇中。《颜氏家训》的撰作缘起颜之推身逢乱世,常年漂泊目睹了太多大起大落的人物和事件,可谓阅尽沧桑。自己家族的子弟多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