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能力的效果研究.doc
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能力的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研究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措施,包括中药足浴、足底按摩、足部自我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行为、血糖监测行为、用药行为、饮食行为、足部护理行为及吸烟行为等各项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同时丰富了临床关于糖尿病足护理的传统内容与形式,是一项可长期开展的有效护理模式。
【关键词】 中医; 辨证; 糖尿病; 足; 自护能力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1-0089-02
doi:11.14033/j.cnki.cfmr.2016.11.050
糖尿病足是指由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或周围血管病变所造成的足部感染、溃疡以及组织破坏等,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核心病因是气虚阳衰寒凝,气虚不能帅血,阳衰不能温煦,寒凝则血液瘀滞不行,久之则肢端坏死而成脱疽[2]。临床上,除了采用西医治疗糖尿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糖尿病足的病情所处分级进行中医辨证治疗,配合中药内服、外敷等治疗。本研究对部分住院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了中医辨证施护措施,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双下肢远端有麻木、疼痛或发凉表现;(2)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下肢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3)彩色多普勒结果显示下肢动脉存在狭窄、内膜增厚,或有动脉粥样斑块及血栓形成。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
年龄38~68岁,平均(51.34±5.42)岁,病程1.5~17年,平均(7.23±3.41)年。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4~73岁,平均(52.45±5.91)岁,病程2~21年,平均(7.12±3.1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措施,具体如下。
1.2.1 中药足浴 根据分型采用不同的方剂组成,冷水3000 ml浸泡后煎煮,水沸后继续煎煮20 min,置于专用木桶内,冷却至温度38 ℃~40 ℃。浸泡患者双下肢,30 min/次,1次/d。(1)脉络血瘀型。本组研究中共21例,表现为下肢无力、怕凉、间歇跛行;皮肤瘙痒、干而无汗,双足皮肤干燥、龟裂,指端刺痛、麻木、感觉迟钝。此型应以益气通脉、活血化瘀为治则,方剂组成为黄芪、桑枝、桂枝、当归、丹参、生地、赤芍、川芎、白僵蚕等。(2)脉络瘀热型。本组研究中共15例,在上型基础上血瘀证加重。表现为肢端疼痛,患足皮色暗红或有瘀斑。此型治则为养阴清热、活血通络,方剂组成为石斛、玄参、双花藤、生黄芪、当归、甘草、赤芍、丹参、牛膝、白芍、地龙、土鳖虫等。(3)脉络瘀毒型。本组研究中共7例,主要表现为肢端坏疽。此型应以化瘀解毒、通络止痛为治则,方剂组成应以当归、赤芍、丹参、牛膝、玄参、穿山甲、乳香、红藤、生黄芪等。(4)脉络湿热型。本组研究中共5例。坏疽出现较快,多局限于肌肤,缺血不严重,一般无全身中毒症状。此型治则为清利湿热、活血解毒,方剂组成为苍术、蚤休、黄柏、牛膝、土茯苓、连翘、赤小豆、赤芍、当归、泽兰等。(5)热毒炽盛型。为严重湿性坏疽或混合性坏疽,多合并有全身中毒症状。本组病例中共出现2例。表现为肢端筋烂肉腐,变黑坏死,有较多脓性分泌物,质恶臭,并伴有高热。此型应以清热解毒、凉血为治则,方剂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赤芍、丹皮、玄参、车前子等。
1.2.2 足底按摩 用手的大小鱼际由足部向上按摩至膝下,动作轻缓,避免触及原有创口或发生新创伤。足部按摩每日早、中、晚各1次,30 min/次,尤其加强对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的按摩,患者行动不便可以让家属协助按摩。
1.2.3 足部自我护理 (1)每天洗脚,使用中性皂液洗脚,用37 ℃~39 ℃温水泡脚10~20 min,在擦脚时注意擦干裂隙间水迹;可用医用酒精擦拭脚趾缝,或在洗脚水中加入少量醋,防止真菌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价值.doc
- 不同功率微等离子射频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评价.doc
- 不同医学应对方式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研究.doc
- 不同卡马西平血清药物浓度治疗部分性癫痫的疗效比较.doc
- 不同吻合器在治疗贲门癌食道癌手术中的对比研究.doc
- 不同喹诺酮类药物药理分析及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对比观察.doc
- 不同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观察.doc
- 不同年龄段H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cy合成相关酶MTHFR、CBS及MTR表达研究.doc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的临床效果.doc
- 不同手术方法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