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理论9-1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Sinusoidal Steady-State Analysis §9.1 阻抗和导纳 §9.5 复功率 §9.6 最大功率的传输 §9.2 电路的相量图 §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9.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9.4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i u 9.4.1. 瞬时功率 设 令 Z u i u i u i u i p ωt + + 0 P - - u 与 i 的实际方向一致:吞 u 与 i 的实际方向相反:吐 9.4.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P i u p ωt + + 0 P - - 总电压 总电流 u 与 i 的 初相位差 ----- 功率因数 Z: 呈电阻性 Z: 纯电感(容) Z: 呈电感性 Z: 呈电容性 P 9.4.3. 无功功率 Q: 在 含有 R、L、C 的交流电路中,储能元件 L、C 虽然不消耗能量,但存在能量吞吐, 吞吐的规模用无功功率来表示。其大小为: 据电压三角形(阻抗串联时) Z: 纯电感纯电容 Z: 呈电感性 Z: 呈电容性 无功电压: 无功电流: 据电流三角形(阻抗并联时) 有功电流: 有功电压: 9.4.4. 视在功率 S: 电路中总电压与总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单位:伏安(VA)、千伏安(kVA) P Q (有助记忆) S 注: S=U I 可用来衡量发电机可能提供的最大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9.4.5. 功率三角形 视在功率 无功功率 有功功率 _ + + _ p 设 u 领先 i, (电感性电路) 含有R、L、C 的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关系 u i 功率三角形 电压三角形 阻抗三角形 S Q P R P= 【解】 【例9-9 】 + - + - A W V * 1A 50V 30W 求R与L之值。 解法2 已知: 求:总电路和各支路的 P, Q, S. (解法一) 【解】 【例1】 + - 第一支路, 感性负载: 第二支路, 容性负载: 总电路的 P, Q, S : 电流滞后于电压: ? ? 电流领先电压: 电流领先电压: 总电路是容性负载 容性 容性 感性 已知: 求:总电路和各支路的 P, Q, S. (解法二) 【解】 【例1 】 + - 第一支路, 感性负载: 第二支路, 容性负载: 总电路的 P, Q, S : 总电路是容性负载 容性 容性 感性 (续) 9.4.6 功率因数的提高 问题的提出:日常生活中很多负载为感性的,其等效电路及相量关系如图。 COS ? I 当U、P 一定时, ? ? 希望将 COS ? 提高 P = PR = UIcos ? 其中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负 载 i u 说明: 由负载性质决定。与电路的参数和频率有关,与电路的电压、电流无关。 功率因数 和电路参数的关系 R 例 40W白炽灯 40W日光灯 发电与供电 设备的容量 要求较大 供电局一般要求用户的 , 否则受处罚。 纯电阻电路 R-L-C串联电路 纯电感电路或纯电容电路 电动机 日光灯 (R-L-C串联电路) 常用电路的功率因数 空载 满载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 必须保证原负载的工作状态不变。即:加至负载上的电压、电流和负载的有功功率不变。只是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即,降低电路的电流。 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方法): u i R L 在感性设备两端并联电容器,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C 功率因数过低对电力系统运行做成的不良影响: 1. 发电设备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 额定视在功率 额定状态下的有功功率 2. 增加输电线路和发电机的功率损失; 3. 使线路的电压将增大,降低电能质量。 并联电容值的计算: 设原电路的功率因数为 cos? L,要求补偿到cos? 须并联多大电容?(设 U、P 为已知) 原电路电流: IRL 并电容后电流: I u R L C 分析依据:补偿前后 P、U 不变。 由相量图可知: 显然 I IRL u i R L C 已知: P = 10 kW, U = 220 V, f = 50 Hz. 需提高 求C、I ? 解: 据 =658μF 2π×50×2202 10×103 C = ) ( 53o tan tan - 18o 并电容前 并电容 后 I1=P/(Ucos )=10×103/(220×0.6)=75.6A I = P/(Ucos )=10×103/(220×0.95)=47.8A 【例 】 u i R L C 已知:日光灯 P = 40W, U = 220 V, f = 50 Hz. 若

文档评论(0)

119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