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武侠情结详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的武侠情结 西语学院 张红妍 “侠”一词出现于战国晚期,是“养士”之风盛行的产物。在最早的武侠中,最著名的有聂政、荆轲等人。他们并不全都精通武艺,但最初都是民间下层的豪杰或游侠,后来受到某些权贵的赏识和敬重,于是他们为报答知遇之恩而舍身行刺这些权贵的仇人。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中国最早期的武侠人格特征和伦理价值取向:士为知己者死。这一新型观念对民间社会影响重大,知恩图报,从此成为中国大众的行为规范和积淀于文化深层的古老民族传统。 这些侠义武士,历朝历代都有,他们那种大义凛然,扶危济困,不畏强权,不畏残暴的武侠精神,十分为人们所敬仰。而这些,则为武侠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与土壤。 因为对朝廷政治以及当权者有不同看法,侠客们因种种原因流落民间,又自恃一身好功夫,挑战权贵、邪恶,扶危济困,但也有因所谓重感情、讲义气而犯糊涂的时候,只为报恩或复仇,但如果在一个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朝代,当侠客们啸聚山林,当起“绿林好汉”来“替天行道”,这种行为,却得到老百姓的拥戴,这同时也是侠植根人们心中,得到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 许多身怀绝技的武侠们常常愿意退隐江湖,因为人心难测,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官场的腐败与黑暗,也使他们更愿意洁身自好,不愿意同流合污,这也是武侠们得到人们尊敬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文人们一种理想的人文精神,所以历朝历代有那么多的文人愿意记录书写创作这些武侠故事 金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他不会武功,却创造了一个“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奇幻武侠世界;他封笔多年,江湖上却依然流布着关于他的传说;他少年游侠,中年游商,晚年游学,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 《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碧血剑》《书剑恩仇录》《侠客行》《越女剑》 梁羽生——宁可无武,不可无侠 梁羽生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通过武力的手段去达到侠义的目的;所以,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一个人可以完全不懂武功,却不可以没有侠气。” 代表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侠骨丹心》、《云海玉弓缘》等 古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一代大侠,江湖文豪,古龙的作品和人生,都在演绎他永恒的主题:勇气、侠义、爱与宽容。古龙一生,人如其文,像他笔下的众多主人公一样,放浪形骸,挥金如土,嗜酒如命,风流倜傥;在其充满灿烂传奇的一生的尽头,在医生下达严禁饮酒的告诫之后,畅饮三天三夜,大醉归西。 《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传奇》《陆小凤传奇》《萧十一郎》《绝代双骄》 中国人的武侠情是浓厚的,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武侠小说被一遍又一遍地翻拍,一遍又一遍地放映。武侠是中国人心中飘渺的梦,也是我们的精神寄托。中国人的武侠情结,来自对公平、正义、自由、幸福的渴望;来自对理想人格、理想爱情、理想社会永不停止的追求。侠客身上体现的正义、善良、诚信,这些品质在现代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在进入文明时代的今天,武侠精神是否已过时了?知名学者冯知明举了一个例子:在中日学生的某次夏令营活动中,中国学生在忍耐力、吃苦精神、互助精神上,都体现出明显的差距。这个案例曾让冯知明反复思考,让他想到了武侠小说,他说:“什么是武侠?武侠就是牺牲精神,就是集体主义,就是艰苦奋斗,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东西。” 的确,当今社会人情冷漠,对有困难者施以援手反成个例,人们更加渴望和需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强者,希望自己是侠客,见义勇为,扶助弱者;弱者,更希望困难时遇上古道热肠的侠客帮助自己。中国人永远需要匡扶正义、见义勇为的侠义精神。 * *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