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事迹材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谷文昌事迹材料

谷文昌事迹材料 谷文昌先进事迹 谷文昌(1915年——1981年),原名程栓,河南省林县郭家庄人,一九四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林县的区长、区委书记,中共东山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龙溪地区林业局长,龙溪地区农办主任,龙溪地区革委会副主任,龙溪行政公署副专员等职。 谷文昌于一九五O年五月十二日随军解放东山岛。从此,他在东山这个美丽的海岛上辛勤耕耘了十四个春秋。 东山岛东南部原有3.5 万多亩荒沙滩,狂风起时飞沙侵袭村庄,吞噬田园。谷文昌到东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下定决心,要率领群众战胜风沙,根治旱涝,并发出誓言:如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他带领干部群众在百里海滩上摆开战场,多次组织群众筑堤拦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种树防沙,在全县掀起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全民造林运动。至1964年,全县造林8.2万亩,400多座小山丘和3万多亩荒沙滩基本完成绿化,194公里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谷文昌还发动群众挖塘打井、修筑水库、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缓解旱情。他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经常开展访贫问苦活动并参加生产劳动。基层干部来汇报工作,什么时候都不烦。普通群众来反映问题,三更半夜也不嫌。他常年深入农村,挽起袖筒植树,卷起裤腿犁田,拿起钢钎打石头。他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生产,实现粮食亩产过千斤,群众称他为“谷满仓”。谷文昌病逝后,当地群众把他的骨灰埋在东山岛上,每逢敬宗祭祖时节,都有老百姓祭奠这位为东山人民造福的共产党人。 事迹介绍 谷文昌心里装着人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1958年一度被调为二把手,他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工作。“文革”期间,他遭受残酷批斗,全家被下放到三明地区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今石壁镇 红旗村)当社员。谷文昌把自己的厄运置之度外,千方百计帮助生产队发展生产,手不闲、腿不闲、口不闲,使红旗大队亩产跃上千斤。群众看着黄澄澄金灿灿的稻谷满囤满仓,把谷文昌亲切地称为“谷满仓”。 1970年7月,谷文昌被任命为隆陂水库总指挥,他和民工一起,吃住在工地。经过一年奋战,水库建成了,禾口人民结束了缺水缺电的时代。30多年来,水库在防洪、抗旱、发电、改变生态环境、群众饮水等方面,发挥了重大效益,至今人们对他念念不忘。 谷文昌总是满腔热忱地对待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人们数不清谷文昌究竟亲自接待了多少群众,帮助了多少有困难的人。但许多鲜活的事例:资助贫困学生,为烈军属、五保户送温暖,为来访群众买车票,为民工买红糖熬姜汤,关心水利技术员的婚事……至今被人们传为美谈。 1972年,谷文昌在龙溪地区任林业局长。他回到东山,走进造林模范蔡海福的家。从50年代到60年代,蔡海福亲手种下的树不计其数。为护林,他不管刮风下雨或天寒地冻,整夜打着手电筒在树林里巡逻。因为护林还得罪了一些人,“文革”中他受到批斗,贫病交加,家人想为他准备一口棺材,却没有木板。谷文昌看到多病的蔡海福,心情沉重,带他到龙溪医院治病。1978年蔡海福去世,谷文昌特地关照民政部门为他批了木板,让这位种了一辈子树的老模范在寿板中安眠。 谷文昌严于律己,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1962年东山县的高考 落榜生,绝大多数安排了工作。谷文昌的大女儿哲惠也未考上大学,却仅安排为临时工。谷文昌开导女儿说:“总不能自己安排自己吧!年轻人应该多锻炼锻炼。” 1964年当谷文昌调离东山时,有关部门提出给哲惠转成正式职工,一起调到福州。谷文昌说:“省里调的是我,没有调女儿,给她转什么正?”就这样把一个孩子留在东山,直到1979年才转为正式工。小女儿哲英,1974年高中刚毕业,谷文昌就让她到农村插队锻炼。谷文昌的二女儿结婚,想让他批点木材做家具,他严词拒绝:“我管林业,如果我做一张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 谷文昌大半辈子与林业打交道,从不沾公家一寸木材。从福州回到漳州,妻子提出是不是去买点家具?谷文昌买了竹凳、藤椅、石饭桌。“为什么不买点木制的?”妻子问他。谷文昌说:“林业局长家一下子添了木制家具,外人会产生误会,我们也不能写个声明贴出去:这是买的。”他经常教育家属子女:“要看看老百姓穿的是什么,吃的是什么,不能一饱忘百饥啊!” 1980年他的儿媳杨小云从师范毕业了,想让公公出面安(来自:www.zaidian.cOm 在 点 网:谷文昌事迹材料)排个工作单位。谷文昌说:“还是听从组织分配吧!”后来小云被分配在市区一所小学校,又想让他帮助调一调。他说: “不论单位大小,只要努力,在哪里都可以做出成绩。”这样,小云在那里一干就是13年。 谷文昌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属子女,不搞特殊,不以权谋私。许多人称赞他是一位“时刻想着群众,忘记自己的人”,是“一辈子做好事,不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