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登月时间预计为本月中旬
2013-12-03 09:52:24.0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点击参与跟帖
12月2日凌晨2时2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嫦娥三号准确入轨,发射圆满成功。相信无数人在电视机前,都熬夜看到了这样激动人心的一幕。
嫦娥三号“零窗口”发射、精确入轨,只是奔月之旅第一步。预计本月中旬,“嫦娥”怀抱“玉兔”,经长途跋涉,才能落在月球表面。
嫦娥三号登月之旅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控数据专家、高级工程师车著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漫漫奔月旅途中,嫦娥三号至少还有3个关键环节需要跨越。
释疑
疑问1:“嫦娥”“玉兔”为啥要互拍?
嫦娥三号任务成功的标志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互相拍个照片儿。
当嫦娥三号探测器安全落月后,玉兔号月球车将转移至月面并行驶,两者完成互拍并获得图像,即“落下去、走起来”。这时候,玉兔号月球车就是一个自主移动的机器人了。
疑问2:五星红旗会不会被插上月球?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这次月球车和探测器上都有五星红旗。
吴伟仁说,探测器降落以后,月球车走下来,月球车和探测器分别都有相机,希望能够把五星红旗(的照片)拍到后传回来。
疑问3:“玉兔”留在月球上会不会泄密?
此次嫦娥三号任务完成后,月球车和探测器会永远留在月球上。那“玉兔”上的一些国家机密会不会被窃取?
吴伟仁表示,目前设计的目标是,探测器在月球工作一年,月球车在月球工作三个月。高技术、机密的东西留在月球上也没关系,也没人能够到上面去探测它或者窃取它,我们没这种担心,也没这种必要。而且短期内这种情况也不会有,以后时间长了,说不定某个国家发射探测器上去了,那也要在同样地点或者在附近,远了肯定去不了,所以不必担心泄密的问题。
疑问4:落月为何选在“广寒宫”?
“嫦娥”“玉兔”将在月球虹湾着陆,这里是传说中“广寒宫”和“月桂树”的所在。难道选择在此着陆,真的就是为了这样一个传说吗?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着陆区首先通信得好;第二,阳光要好;第三,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多;第四,相对比较平坦;第五,其他国家还没有去勘察过。美国和苏联月球探测到的较多的地方是月球赤道附近,高纬度地区不多。虹湾是月球研究的空白,我们希望了解那里的知识。比如,有什么石头、什么成分、起因是什么。
疑问5:“玉兔”跑得没有乌龟快?
“玉兔”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移动分系统——6个轮子,还有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最大的挑战是寒冷的月夜,到月昼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定高度时再自动唤醒干活。
别以为“玉兔”真像兔子一样跑得快。它首先要“看路”,其次要向地面传输信息, 还要按照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展开工作。虽然“玉兔”每小时只能缓慢行驶200米,但是不要紧,检验它的不是速度,而是越障能力。
宇宙天气预报
空间天气还不错 “三姑娘”请放心赶路
“嫦娥”“玉兔”正在“回家”的路上,那么,路上的“天气”咋样呢?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昨天表示,未来一周内,空间天气整体平静,太阳活动较为平静,对嫦娥三号暂无影响。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高级工程师郭建广介绍,空间天气对嫦娥三号造成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风暴,太阳风暴爆发产生的高能粒子及电磁辐射会对航天器造成电磁干扰,影响航天器表面材料的性质;二是空间辐射,特别需要关注宇宙线的辐射损伤效应、单粒子事件效应和太阳电磁辐射的影响。同时,月球上高达300多摄氏度的昼夜温差对月球车来说也将是不小的挑战。
“嫦娥三号”动力成果转化走进千万家
“嫦娥三号”被长征火箭顺利推上太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提供的各种类型几十台发动机,以完美的表现,再次铸就了中国人民“奔月梦想”的新的里程碑。
庆贺之余,有人不免感慨:“奔月在遥远浩瀚的太空,离我们太远了。”其实,“嫦三”动力离我们并不遥远,这些高科技含量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经过成果转化后,在民用领域大展身手。它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在你我身边。
环境
大气、土壤、森林、湖海等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嫦三”动力技术通过转化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环保,让老百姓的生存更加健康。
火箭发动机通过燃烧产生巨大的推力将“嫦娥三号”推向太空,六院在科研工作中,掌握了发动机热能控制技术,拥有了低压低热值燃气燃烧等为代表的十余项燃烧技术,形成了以燃烧产物的组分模拟计算为核心的焚烧处理技术。
近年来,治理雾霾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煤化工、炼油厂及天然气化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硫,火电厂、水泥窑炉等排出的烟气含有硝,是大气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处理工厂排出的酸性气、烟气,航天六院利用发动机燃烧技术研制的燃烧炉是关键设备,研制出硫回收、脱硝的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有效地控制了硫黄、硝等有害物质向大气排放,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少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