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聚糖化学
第三节:低聚糖
单糖通过缩合形成糖苷,由2~10个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结合成的糖类称低聚糖,又称寡糖。
自然界存在的低聚糖其聚合度均不超过6个单糖分子,其中最重要的是二糖。
构成低聚糖的单糖分子相同时称同聚糖,不相同时则称为杂聚糖。
目前发现的构成低聚糖的单糖全部为己糖。
一、双糖
1、概念:双糖是一分子单糖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分子单糖的羟基缩合,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
双糖有两类:
一是还原性双糖:一个单糖分子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个单糖分子的醇羟基脱水构成
常见的有麦芽糖、乳糖
二是非还原性双糖:二个单糖分子的半缩醛羟基之间脱水形成。常见的为蔗糖。
2、麦芽糖:
①麦芽糖是由2分子α- D-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属于同聚糖。
②麦芽糖分子中保留了一个半缩醛羟基,是还原糖.。
③麦芽糖大量存在麦芽中,并由此得名。
④由于麦芽中含有淀粉酶,能够使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麦芽糖,它再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两分子的萄葡糖。
⑤麦芽糖为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右旋光性和变旋现象,[α]D20 为+136°。麦芽糖易被酵母发酵。
2.乳糖
①乳糖是由1分子β-D-半乳糖与1分子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二糖,属杂聚糖。
②乳糖分子中保留了一个半缩醛羟基,是还原糖。
③乳糖来源较少,主要存在哺乳动物乳中。牛乳中含4.5~5.5%,猪乳中含4.9%,山羊乳中含4.6%,人乳中含5.5%~8.0%。
④乳糖能溶于水,甜度较低为蔗糖的40%。
⑤乳糖具右旋光性,[α]D20为+55.4°;是还原性糖,所以有变旋现象。
⑥乳糖不能被酵母发酵,而能被乳酸菌发酵。
3.蔗糖
蔗糖的结构式
①蔗糖由1分子α- D-葡萄糖与1分子β - D-果糖通过α-1,2糖苷键连接形成,属于杂聚双糖。
②蔗糖分子中不含有半缩醛羟基,是非还原糖
③蔗糖是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双糖。
④蔗糖根据纯度高低可分为:白糖、砂糖和片糖。
⑤蔗糖是白色晶体,熔点186℃,甜味仅次于果糖,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其[α]D20为+66.5°,是右旋糖。
⑥蔗糖是非还原糖,因此不具变旋光现象。
二、功能性低聚糖。
1、功能性低聚糖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和生理功能。
2、功能性低聚糖以二至六糖较为多见,大多数是通过生物或化学方法生产的,少数几种可通过提取法获得。
3、由单一成分的单糖组成的低聚糖称为同低聚糖。
两种以上的单糖构成 的低聚糖称杂低聚糖。
第四节 多糖
多糖是由十个以上到上万个单糖经脱水、缩合而形成的。是一类分子结构复杂且庞大的糖类物质,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多糖的糖基单位绝大多数在200以上。
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都有多糖,他们有的以单纯多糖的形式存在,有的与蛋白质以复合多糖的形式存在。
植物体内的多糖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又是发酵工业的主要原料。
动物体内的多糖主要是糖原。
多糖的分类
多糖与单糖、低聚糖的性质相差较大。多糖大部分为粉末,没有甜味,不能溶解,没有变旋现象,也不具有单糖的许多化学性质。
一、淀粉
淀粉是植物体内的贮存物质,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主要积蓄于植物的种子、茎、根组织中。大米、小麦、薯类、豆类、藕等食物中淀粉含量较高。
1、淀粉的结构
(1)直链淀粉
①直链淀粉是D-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连接的多苷链,一般由200-300个葡萄糖单位组成。属于同聚多糖。
(直链结构)
②直链淀粉并不是完全伸直的。直链淀粉借助分子内羟基间的氢键卷曲成螺旋状,每一圈螺旋有六个葡萄糖单位。残基上的游离羟基大都处于螺旋圈内侧。
③直链淀粉可被人体内淀粉酶完全水解,最终转变为葡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
(2)支链淀粉
①支链淀粉的分子较直链淀粉大,聚合度为600-6000个葡萄糖残基,是由多个短链的直链淀粉结合而成。各分支也都是α-1,4糖苷键成链,但在分支点上则为α-1,6糖苷键,分支与分支之间间距为11-12个葡萄糖残基。每个支链淀粉约有50个以上的分支,每个分支的支链约有20-30个葡萄糖残基构成。其分子结构见下图。(支链结构)
②人体内的淀粉酶只有α-1,4-淀粉酶,因此,α-1,6-键须在酸和多种酶的作用下才能被水解消化
2、淀粉的性质
⑴物理性质
①淀粉呈白色粉末状,无味,无嗅, 不能溶于冷水,平均密度1.5。
②淀粉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根据来源不同而不同。最大的是马铃薯淀粉,最小的是稻米淀粉,有的形状是圆形,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三角形。
③天然淀粉粒不溶于冷水。支链淀粉易分散于冷水中形成凝胶,直链淀粉可在热水中形成凝胶。
⑵化学性质
①还原性
淀粉链末端虽然也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但是在数百以至数万个葡萄糖单位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读书分享会《如何阅读一本书》.ppt VIP
- 29体制转轨时民营经济发展的约束分析.doc VIP
- 第一章 化学工业与化学工程教学精品.ppt VIP
- 202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农学类-种植类)专业知识《植物保护》考试题库资料(含详解).pdf VIP
- 食品加工车间卫生检测标准.docx VIP
- (高清版)DB11∕T 1136-2023 城镇燃气管道翻转内衬修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VIP
- 少儿中国传统介绍——春节英语PPT.ppt VIP
- 《红星照耀中国》 导读课件(共55张PPT).pptx
- 完整版劳动合同书Word模板(共5页).pdf VIP
- 食品加工车间卫生规范标准.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