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巢蕨的栽培和养护
摘 要 3
前 言 4
1植物学特征 5
1.1 形态特征 5
1.2 生态习性 5
2 繁殖方法 5
2.1 孢子繁殖 5
2.2 分株繁殖 5
3 其他常见品种 5
3.1 狭基巢蕨 5
3.2 大鳞巢蕨 6
3.3 皱叶鸟巢蕨 6
4巢蕨的栽培与养护 6
4.1栽培管理 6
4.1.1分株 6
4.1.2 上盆 6
4.1.3 转盆 6
4.1.4 施肥 6
4.1.5换盆 7
4.1.6管理 7
4.2养护要点 7
4.2.1温度 7
4.2.2光照 7
4.2.3水分 7
4.2.4土壤 8
4.2.5肥料 8
5 病虫害防治 8
5.1炭疽病 8
5.2虫害线虫 8
6 花卉应用 9
6.1园林用途 9
6.2药用 9
7 结 论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
摘 要
从巢蕨的培育角度概述了在培育过程中培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以及培育基质、种子处理。培育、养护管理等技术要点,同时阐述了分株、上盆、施肥、换盆等管理技术方法,并对炭疽病、线虫危害等巢蕨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其为生产者和家庭养护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其更好的发挥其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巢蕨;栽培管理;病虫害
前 言
巢蕨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海南、云南南部和台湾热带雨林,自喜马拉雅山至中国大陆南部,日本及东南亚各地中均有分布。现具体分布地区为台湾、广东(珠江口沿海岛屿、惠阳、阳春)、海南(儋县、琼中、白沙 、保亭、崖县)、广西(瑶山、龙津、那坡)、贵州(安龙)、云南(河口、金平、思茅、西双版纳(勐海、景洪)、澜沧、昌宁、绿春、福贡、永德、盈江、贡山)、西藏。也分布在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柬埔寨、越南、日本(琉球)、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大洋洲热带地区及东非洲巢蕨又称山苏花(台湾)、鸟巢蕨、王冠蕨、七星剑(广西)、雀巢蕨、尖刀如意散(云南)、老鹰七(贵州),巢蕨为多年生草本蕨类植物可用于室内室外观赏植物,单从吊挂或附生观赏也可药用。
巢蕨是一种优美大方的观赏蕨类植物,分株极少,叶形整齐,养护简单,即可土生也可附生,是庭园绿化,假山,鱼池以及其他园林景观配置的好材料,在家居,办公室,会议室中作为盆栽也令人赏心悦目,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巢蕨被用作逢年过节赠送亲友的高档礼品。巢蕨还是重要的切叶材料,现在物品国巢蕨分布全国各地,品种繁多,南北方普遍栽培,在观赏植物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标志着在市场中有着可观的发展前景。
1植物学特征
1.1 形态特征
株型呈漏斗状或鸟巢状,高100—200cm,宽9—15cm,丛生于短根状茎顶端。叶阔带披针形,革质,两面润滑,全缘,有软骨质的边。孢子囊群线形,生于侧脉上侧,向叶片密集,叶片簇生或鸟巢状向四周放射,中心能承接大量枯枝落叶。飞鸟粪便,雨水等将其转化成腐殖质作为自己的营养,为著名的观赏植物。
1.2 生态习性
喜温暖潮湿阴暗环境。在自然条件下可以依靠自身形态特征的优越条件,中心能承接大量雨水、枯枝落叶、飞鸟粪便等将其腐殖,作为自己的营养,在家庭栽培时,管理也比较粗放,耐半荫,切忌烈日暴晒,常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最适合温度为18—22℃,越冬不低于5℃。温度低停止生长,北方常年室内栽培。光弱叶片薄而宽,鲜绿色,叶片发黄,生长受阻,应该经常保持栽培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干旱季节,每日数次想周围环境及叶片喷水。
2 繁殖方法
2.1 孢子繁殖
将生于叶脉上侧的孢子囊取下,均与播撒在培养基质上,再薄薄地撒下一层细沙。常喷雾保持基质表面湿润,50—60天即可长出新孢子体。
2.2 分株繁殖
将待分的植株用利刃分成几小块保持根的完整,大株苗可在4/5月分株。繁殖过程中白天室内温度最好在20℃以上,夜间在15℃以上,在水分适中,应保持基质表面湿润,春夏季遮去50%以上的阳光,冬季遮去20%—30%,孢子繁殖应在夏末播种,适宜生长在加泥炭藓的粗糙的盆栽花土中。
3 其他常见品种
3.1 狭基巢蕨
根状茎基短粗,直立,叶簇生,叶柄极短或无柄,基部两侧有窄翅,密被黑棕色鳞片。叶厚纸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