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黄河大桥顶推设计简介_secret.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包头黄河大桥顶推设计简介_secret

包头黄河公路大桥顶推设计简介 一、桥址概况 本桥于包头东河区西南10公里的黄河上。该河段属平原区游荡型河流。具有河弯多、河床宽而而浅、比降平缓及河床摆动大的特点。有的河段经过多年淤淘,最后自然裁弯取直。桥位处北岸淘,主河槽有往北移的趋势。南岸淤,河滩宽而浅。 黄河水位及流量,一年内出现两次高峰。据记载27年内历史最大流量5,963m/s。一年内有两次凌期,3月下旬开冻后及11月封冻前。前者流冰严重,最大流冰体积可达450×200×1.5m3,流速1.27m/s,常在急弯浅滩处形成冰坝,拥冰堵塞,造成凌害。为减少凌害,每年都需组织力量炸凌、防凌,迫使强行解冻。造成凌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是此段黄河流向由南向北,上下游纬度差达5度之多。 本河段水流含沙量大,年平均3.87~8.85kg/m3,日最大含沙量可达62kg/m3。 包头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相对湿度52%。年平均降雨量322mm。风沙大,年平均最大风带1.8m/s,主要风向NE。年平均最高气温35.7℃,最低气温-26.9℃。土壤冻结深度1~1.75m。10月下旬开始冰冻,次年5月中旬全部解冻。 本区地震烈度为6-7度。 由地质钻孔可知,表层30~40深为第四纪黄河冲积层,离地面40~100m为第三纪湖相沉积层。经化验,地基土为硫酸盐盐渍化土。 除昭君坟河段有几百m长的片麻岩露头外,河底300m内无岩层。 二、桥位与桥型设计 (一)桥位比较及桥孔设计 桥位勘察时对三个桥位进行了比较。 其中昭君坟、镫口桥位因位置不适,接线长,线形差,拆房和占地多等缺点被否定。最后确定画匠营子桥位。该桥位有位置适宜,接线短,河床顺直,两岸地势较高,洪水可归槽等优点,缺点是河床地质较差,河底300m以内没有岩层。 设计流量按多年洪峰流量资料延长序列:Q1%=6,300 m3/s,Q0.33%=7,010 m3/s。桥高由通航水位和最高流冰水位控制设计。按1/300或1/100或然率所计桥高,桥孔尺寸基本相同,但前者计算基础埋深稍大。设计流量为7,010 m3/s。因桥位处地质差,不宜过分压缩,冲刷系数采用1.2。桥下所需过水面积2,500 m2。按流冰宣泄及五级通航要求,参照上下游河段已建成的桥梁,桥孔不宜小于60m,包头防汛指挥部要求70孔径。 本桥一般冲刷采用64-1式计算,h=15.2m。局部冲刷按65-1式计算,h=6.41m。 (二)桥型方案的选择 1973年曾对70mT构和65m悬拼连续梁方案进行过详细的比较。二者在建筑高度、养护、外观、施工难易及使用性能方面相差甚微。若每个墩基础均用8φ1.5m钻孔桩,T构所需桩长84m,连续梁所需桩长60m。比较全桥经济指标,连续梁方案少用混凝土4,980m3,少用钢材177吨。然而,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将对连续梁产生附加应力。但经计算,在4cm的相对沉降影响下,连续梁支点弯矩增值不超过10%。当时推荐了连续梁方案。1975年因压缩基本建设,该桥停建。1978年工程再次上马。上级要求1979年10月开工,限期两年完成,在这紧急情况下,设计重新考虑了桥型方案。包头地处严寒地区,一月份平均最低气温-26.9℃。在这样严寒的地区建桥,如何实现冬季施工,缩短工期以保建桥按时完成,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严寒地区冬季施工,为了确保主梁制作的精度和质量,为了减轻劳动强度,为了避免悬拼所需的大型悬吊起重设备,为了摸索新工艺顶推法施工在我国大跨径桥梁上的运用,经研究确定:上部采用三联四孔预应力混凝土顶推连续方案。设计还考虑河槽变迁、五级航道通航的要求、冬春两季流冰宣泄的需要,跨径采用等跨65m。下部由冰压力控制设计,均采用重力式墩台,1~6号墩采用空心沉井,7~12号墩采用8φ1.5m的钻孔灌注桩。 为减小顶推过程中的主梁内力,主梁前端设20m长的钢桁导梁,每跨跨中设临时墩(见照片1)。在临时墩与永久墩之间设置水平拉索,使之与临时墩共同承受顶推时的水平推力。 三、主梁的设计与施工 (一)技术标准 跨径组合:3×(4×65)+20m。全长810m。 桥面宽:净9+2×1.5m。 设计荷载:汽车-20,挂车-100,人群:350kg/ m2。 桥面纵坡:0%,横坡1.5%,人行道0.8%。 设计流量:7010m2/s。 设计航道:5级,通航净空5m。 设计洪水频率: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三百年一则验算基础。 设计抗震烈度:按8度设防。 两岸引线为III级技术标准,路基宽8.5m,路面宽7m。碴油路面。 部位 项目 上部构造 及支座 下部构造 全桥总计 全桥 材料 用量 高强钢丝

文档评论(0)

me54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