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漆知识
大漆 Chinese lacquer 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中国特产,故泛称中国漆。为一种天然树脂涂料,是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粘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涂料。早在中国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至前11世纪)已开始用大漆制出了精美的漆器。中国的大漆及其漆器如福建脱胎器、北京镶嵌、扬州漆雕等至今仍驰名中外。漆树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中部地区,越南、朝鲜、日本、缅甸等国均有漆树,但产量、质量都不如中国。漆树在中国分布很广,生长于甘肃南部至山东一线的南方地区,这些地区湿润温度和环境,非常适于漆树的成长。主要产地有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河南等省。漆树树龄满6~7年后,即可产漆。随树种和树龄的不同,每株树每年产漆约50~500g,每株树产漆时间可达10~15年,最长达30年。刚割取的大漆呈乳白色粘稠状,接触空气后逐渐变为金黄、赤色、血红、紫红,最后变为黑褐色,时间过长即固化。新鲜生漆有微酸清香气味,贮存过久可能腐败变臭。熟漆是指经过日照、搅拌,掺入桐油氧化后的生漆。 特性和化学组成 大漆可直接涂饰物件,所得漆膜坚硬、耐水、耐潮、耐油和耐有机溶剂,绝缘性好,并可耐土壤细菌腐蚀,且富有光泽;但大漆的干燥(固化)速度慢,固化前易引起皮肤过敏,而且漆膜色深、性脆、耐阳光照射性差,对苛性碱和强氧化剂的抵抗性差。在涂料工业中,直接使用大漆者甚少,历史上曾用以涂饰宫殿、庙宇、车船、棺椁和家庭用具。 大漆是一种天然的油包水型乳液,成分非常复杂,且因产地而异,一般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和水分组成。 ①漆酚是烃基取代的邻苯二酚的同系混合物,在其典型结构式中,R为含C15~C17的烷烃、烯烃、 共轭或非共轭双烯和三烯烃。R的不饱和度越大,含共轭双键越多,大漆的质量就越佳。漆酚可溶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中,但不溶于水,它是大漆的主要成膜物质,含量一般在40%~70%。②漆酶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氧化酶,在大漆中含量约10%,可促进大漆氧化和聚合,是一种有机催干剂,漆酶的适宜催干条件为:温度40℃、相对湿度80%、pH6.7。此外,漆酶也广泛存在于其他植物中,对制红茶、烟草发酵等,都很重要。③树胶质是一种多糖类化合物,可使大漆中各成分(包括水)形成均匀的胶乳,其含量一般为3.5%~9%,含量的多少将影响大漆的粘度和质量。④大漆中的水分含量一般在20%~40%,它是乳液的分散相,对漆酶的催干起重要作用,精制漆中的水分含量也须在4%~6%。 加工和改性 为了克服大漆干燥速度慢,容易引起皮肤过敏,以及改善漆膜的某些性能,大漆一般都经过加工和改性后再使用。由大漆制备的常见涂料有三种:①油性大漆,由大漆和熟桐油或亚麻油及顺丁烯二酸酐树脂等加工而成,加入颜料可配成彩色漆,主要用于工艺品和木器家具的涂饰。②精制大漆,又称推光漆,由大漆经加热脱水或加入氢氧化铁(或少量顺丁烯二酸酐树脂)制成,涂膜光亮如镜,主要用于特种工艺品和高级木器的涂饰。大漆经加热脱水、活化、缩聚而制成的精制漆酚清漆,刺激性小,便于施工,主要用于石油化工设备及耐酸物面的防腐蚀涂饰。③改性大漆,是用二甲苯萃取出的漆酚与合成树脂及植物油反应而制成,无毒、防腐蚀、施工性好。常见品种有漆酚缩甲醛清漆、漆酚环氧防腐蚀涂料等,主要用于石油化工防腐蚀涂饰。 古人有两种方法:其一,以墨烟加*漆中,虽然色黑但有渣滓;其二,用铁锈水调入漆中,漆酚与氧化铁显呈色反应,拌匀后,刷在物件上,黝黑如墨。以此法所得黑漆又称乌漆、玄漆。用于传统家具上,揩光称之为黑玉,退光的叫乌木。大漆属于天然漆,无毒,可是有些人接触到大漆会皮肤过敏,甚至闻到大漆的味道也能起疹子,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傅们就会说是被大漆“咬了”,其实,就是大漆过敏症。在家具的大千世界里,人工合成漆五光十色、色彩丰富,但在无毒、耐久、抗酸碱等方面,人工漆是不敌大漆的。漆中之王的大漆,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瑰宝,几千年来它广泛地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大漆描金的传统家具今天依然盛开在古典家具的百花园中。漆画的底漆也是使用大漆。
在中国传统家具中,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代,就有关于漆树的记载。《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 。《山海经?西山经》中说:“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上面所说的兖州、虢山系指山东、甘肃一带多漆树,在几千年前已经用漆丝作为贡品了。 漆树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中部地区,越南、朝鲜、日本、缅甸等国均有漆树,但产量、质量都不如中国。中国的漆树生长于甘肃南部至山东一线的南方地区,这些地区湿润温度和环境,非常适于漆树的成长。 漆树是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米。北京房山区天坑国家森林公园里,就有一株高约30米的漆树,树叶呈椭圆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初夏开黄绿色的花朵,秋季结果成扁球形,外观平滑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