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贰、臣术详解.ppt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贰】臣术 目 录 《群书治要》………………一 《群书治要360》序……五 壹、君道……………………一 一、修身……………………二 甲、戒贪……………………二 乙、勤俭……………………三 丙、惩忿……………………四 丁、迁善……………………四 戊、改过……………………五 二、敦亲……………………六 三、反身……………………七 四、尊贤……………………十一 五、纳谏……………………十四 六、杜谗邪…………………十五 七、审断……………………十六 贰、臣术……………………十八 一、立节……………………十九 二、尽忠……………………二十 三、劝谏…………………二十一 四、举贤…………………二十二 叁、贵德…………………二十三 一、尚道…………………二十四 目 录 二、孝悌…………………二十六 三、仁义…………………二十九 四、诚信…………………三十一 五、正己…………………三十三 六、度量…………………三十六 七、谦虛…………………三十七 八、谨慎…………………三十九 九、交友…………………四十三 十、学问…………………四十四 十一、有恒………………四十五 肆、为政…………………四十六 一、务本…………………四十七 二、知人…………………五十五 三、伕使…………………五十八 四、至公…………………六十一 五、教化…………………六十二 六、礼乐…………………六十七 七、爱民…………………七十一 八、民生…………………七十四 九、法古…………………七十五 十、纲纪…………………七十六 十一、赏罚………………七十九 目 录 十二、法律…………………八十 十三、慎武………………八十一 十四、将兵………………八十三 伍、敬慎…………………八十四 一、微渐…………………八十五 二、风俗…………………八十八 三、治乱…………………八十九 四、鉴戒…………………九十一 五、应事…………………九十六 六、慎始终………………九十八 七、养生…………………九十九 陆、明辨……………………一百 一、邪正………………一百0一 二、人情………………一百0二 三、才德………………一百0三 四、朋党………………一百0四 五、辨物………………一百0四 六、因果………………一百0六 【附录】 本书文字及标点整理说明…………………………一百0八 《群书治要》序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西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六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傯十馀年。二十七岁即帝位后,偃武修文,特别留心于治平之道,休生养民。 太宗英武善辩,遗憾早年从军,读书不多。鉴于前隋灭亡之失,深知创业不易,守成维艰,在位期间,鼓励群臣进谏,批评其決策过失。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帄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博采典籍六十五种,共五十馀万言。 《群书治要》序 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太宗喜其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 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由是而知,贞观之治的太平盛况,此书贡献大矣!诚为从政者必读之宝典。 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明,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所幸者,日本金泽文库藏有镰仓时付(一一九二——一三三○年)日本僧人手写《群书治要》的全帙。并于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国本土。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别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二○一○年岁末,净空幸得此书,反覆翻阅,欢喜无量,深刻体会古圣 《群书治要》序 先贤之文化教育,的能为全世界带来永恒之安定和平。最极关键者,即国人本身,必须真正认识传统文化,断疑启信。圣贤传统文化实为一切众生自性流露,超越时空,亙古弥新。学习关键,端在「诚敬」二字。《曲礼》曰:「毋不敬。」前清康熙曰「临民以主敬为本」。「诚与敬,千古相传之学,不越乎此。」程子曰:「敬胜百邪。」说明修身进德、利世济民、唯「诚敬」二字,方能圆成。若对古圣先王之教育毫无诚敬,纵遍览群籍,亦难获实益。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也。 过去孙中山先生于三民主义讲演中(民族主义第四讲)曾云,「欧洲的科学发达、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过是近来二百多 《群书治要》序 年的事。讲到政治哲学的真谛,欧洲人还要求之于中国。诸君都知道世界上学问最好的是德国,但是现在德国研究学问的人,还要研究中国的哲学,甚至于研究印度的佛理,去补救他们科学之偏。」 英人汤恩比博士更云:「欲解決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静观今日世界乱象纷呈,欲救世界、救中国,唯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办到。老祖宗留传至今的治国智

文档评论(0)

cc880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