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州百合产品详细资-甘肃毅源农副土特产有限公司
兰州百合产品详细资料
一、兰州百合简介
兰州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地下茎块由数十瓣鳞片相叠抱合,有百片合成之意而得名。始栽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兰州市七里河区是兰州百合的主产区,袁家湾村则是种植百合的专业村,是天下百合第一村。这里山峦起伏,青山绿水,环境幽静,海拔在1800米以上,年降水量500多毫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冷凉温润、昼夜温差的“二阴”山区。是非常适宜百合生长的地方,当地没有工业污染,没有都市的喧嚣,人民以种植百合为生。
兰州百合是全国4大百合品系之一,同时也是唯一味甜可食用的百合。作为食用百合,兰州百合不仅独一无二,而且受到生长期的严格限制: 生长期在五年以上,而且种一茬后必须让土地倒茬2年以上。加上百合对种植区海拔、气候、土壤均有特殊要求,这些独特性决定兰州百合在市场常常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兰州百合荣誉
1999年经农业部食品检测中心检测,兰州百合完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并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及99中国国家农业博览会“知名品牌”及200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将“兰州百合”证明商标授予七里河区,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对兰州百合原产地域进行长期保护,兰州百合产业化也被列为“国家山区农业产业化试点示范项目”。兰州百合无论从营养价值还是经济效益上看,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中国著名植物分类学专家孔宪武评价兰州百合“不但闻名全国,亦可称世界第一”。
三、兰州百合栽培历史
百合在兰州的栽培历史至少有四百年了。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年)刊《临洮府志》载,兰州栽培百合只不过归入《物产》和《花类》。到了清代,旧县志载,黄峪山“土宜百合”,则已食用百合的鳞茎。光绪十七年(1891年)刊《重修皋兰县志》,把百合归入《物产蔬》,并引《本草纲目》描述其鳞茎即“百合之根,以众瓣合成者也。其根如大蒜,其味如山薯。”《甘肃新通志》载:到清光绪时,兰州百合“种者渐多,得利甚优”。
四、历史文人对百合的评述
20 世纪40 年代,诗人张思温过西果园一带,看到山坡多种百合,曾吟《百合》曰:“陇头地厚种山田,百合收根大若拳。三载耕畲成一获,万人饮膳值新年。金盘佐酒如酥润,玉手调羹入馔鲜。寒夜围炉银烛耀,素心相对照不眠。”不仅写出了百合上市的时间,而且写出了百合的栽培特点及过年食用的民俗。
诗人张质生曾自兰州过湖滩黑鹰沟去临夏,见山坡种植百合,赋诗曰:“客心原不系,陡入黑鹰沟。碓水白如玉,山田碧似油。高低沙石路,远近树林丘。百合沿途茂,果园茶一瓯。”水磨转动,浪花白如玉,山坡百合田连片,花开似火,分外茂盛。
晚清安徽画僧虚谷品尝过兰州百合,遂绘《百合图》。三枚百合大小不一,无不硕大瓣肥,瓣尖施以淡紫,须根浓墨处之,左下数片红叶,红白映衬,更觉百合玉洁冰清。抗战中兰州成为大后方,东南各省名人多来兰州,对兰州百合评价很高,并对之研究和宣传。
抗战时,国画大师张大千两次暂住兰州,赏过兰州百合花,品尝过百合菜肴,对之印象深刻。参加过护法战争的庄浪人杨尊一向张大千索画,张以百合图相赠。条幅上一株百合以较大的弧形纵贯画面,枝叶纷被,橙红花朵娇艳,鳞茎硕大;并题词曰:“云希希,烟微微,仙人新著五铢衣,一笑嫣然喜玉扉。”
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齐白石品尝过兰州百合,曾绘《百事不如饮酒强》:画面正中为一浅筐,装满肥硕百合,筐前左画一枚百合,数片百合瓣;百合筐后左侧画一浅筐柿子,右侧画一酒坛;上部偏左用大篆题:“百事不如饮酒强”,行书落款:“白石老人再篆”。白石老人用笔泼辣,构图突出百合,用谐音强调“百(百合)事(柿子)”。
五、兰州百合营养价值
兰州百合属于‘川百合”变种,风味甘美、无苦味,被称为“甜百合”,其鳞片包合紧密,色泽洁白、肉质肥厚,有很高的食用、药疗和观赏价值。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教授曾评价:“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不但闻名全国,亦堪称世界第一。”
据甘肃省科学院生物所1985年分析,其营养成分有以下特点:
①富含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可溶性糖和淀粉,粗纤维量很少(0.48%),而在可溶性糖中,蔗糖含量高达8.58%,因此产品甘甜可口,肉质细腻。
②蛋白质含量达2.19%,是其他根茎类蔬菜的2-5倍。
③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含量较多,约占游氨基酸总量的30%。
④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含量特别高,是一般蔬菜的10倍。
⑤在目前已知的14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中,除氟和碘未测外,兰州百合含有12种,尤其是锌元素含量较高,达 41.55ppm。
另据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分析,兰州百合含有蛋质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