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消费论文:区域源消费的公平性透析
区域消费论文:区域能源消费的公平性透析
本文作者:卢俊宇 黄贤金 戴靓 陈志刚 李月 工作单位:南京大学
数据来源与理论模型
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计算方法能源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做功的物质的统称。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计算能源消费碳排放时,为避免直接利用一次能源时产生较大误差,而采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省能源平衡表中的终端能源消费量数据,包括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焦炭、焦炉煤气、其他煤气、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天然气等18项化石能源消费数据计算传统能源所造成的碳排放。能源消费碳排放的计算公式如下:C=∑18i=1Qpi×u×NCVi×(Cfi×VCO2+Mfi×VCH4)(1)其中:C为化石能源消费造成的碳排放总量,单位为104t;Qpi为第i种能源的终端消费量,单位为104t;u为单位转化系数,将t转化为Gg,为10-3;NCVi为能源净发热值,单位为TJ/Gg;Cfi为缺省CO2排放因子,单位为t/TJ;Mfi为缺省CH4排放因子,单位为t/TJ;NCVi、Cfi、Mfi均采用IPCC指南2007[29]的给定值;VCO2为CO2所含碳量,为12/44;VCH4为CH4所含碳量,为12/16。区域碳汇能力的计算方法典型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地碳汇主要包括植物光合作用和化石燃料沉积等过程,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在此,仅考虑植物的光合作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中,林地和草地为主要碳汇(碳的吸收源),根据林地和草地的碳吸收系数,可以将林地和草地的面积转化为碳的吸收量[3]。在此,将林地和草地的碳吸收量近似看作陆地生态系统中碳的生态容量。区域碳汇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CA=∑ni=1Ti×si(2)其中:CA为区域碳汇能力;Ti为第i种土地利用方式的面积,包括林地和草地面积;si为第i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碳的吸收系数,林地和草地的碳汇系数来源于方精云等[2]的研究成果。2.4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的构建本文结合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特征,以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缺乏西藏、台湾、图1碳排放洛伦兹曲线Fig.1CarbonemissionLorenzeCurve香港和澳门的部分统计数据,故本文的计算和分析不包括上述地区)为评价单元,定义洛伦兹曲线为不同单元能源消费碳排放曲线,为碳排放实际分配曲线,连接45°对角线为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绝对公平曲线,如图1所示,据此构建省级区域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设实际碳排放分配曲线与绝对公平碳排放分配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碳排放分配曲线与OX轴之间的面积为B,那么碳排放基尼系数=A/(A+B),碳排放基尼系数反映的是依据不同的参考因子,碳排放分配的公平程度。A面积越小,基尼系数越小,碳排放分配越公平,反之,A越大,基尼系数越大,碳排放分配越不公平。当碳排放基尼系数为0时,实际碳排放分配曲线也就与绝对公平碳排放分配曲线重合,表示碳排放分配绝对公平。当基尼系数为1时,B为0,表示碳排放分配完全不公平。在用基尼系数测度碳排放分配的公平程度时,采用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碳排放分配“高度平均或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为“差距偏大”;0.5以上为“高度不平均”。通常以0.4作为分配差距的“警戒线”。采用梯形法求取碳排放基尼系数:基尼系数=1-∑ni=1(Xi-Xi-1)(Yi+Yi-1)(3)其中:Xi为参考因子的累积百分比,Yi为碳排放的累积百分比。当i=1时,Xi-1、Yi-1均视为0。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碳排放生态压力模型以纵轴OY表示各个行政单元碳排放量占全国的累积百分比,横轴OX表示各个行政单元的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量的累积百分比。其构建意义在于以各个行政单元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量为参照,基于排放一定比例的碳需要贡献相应比例的碳吸收量,则从生态角度来说在假设碳排放绝对平均的基础上,若某一区域碳排放的比例大于主要碳汇对碳吸收量的贡献率,则其侵害了其他区域的利益,使其他区域为其承担了过量碳排放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反之,则有相对较高的生态容量,而相对较低的碳排放量,对减轻碳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有重要贡献。为此,这里提出生态承载系数用于衡量各区域碳生态容量贡献的公平性。生态承载系数(EcologicalSupportCoefficient,ESC)=主要碳汇对碳吸收量的比例/碳排放比例:ESC=CAiCACiC(4)其中:CAi、CA为各区域和全国主要碳汇对碳的吸收量;Ci、C为各区域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册复习资料.doc
- 北师大版选修六Unt 17 laughter 单元知识点复习学案.doc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ppt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2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小结与复习.ppt
- 北师大版高二数学期试卷及答案.doc
-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二U6习题.doc
- 北师大第七册四年级学教案 第二单元 线与角.doc
- 北师大级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带答案).doc
- 北师大语文二年级《丁冬冬学识字(二)教学设计及修改说明.doc
- 北师大课标版九年级学下册教案§3.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doc
- 河南省长葛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及答案1套.docx
- 河南省长葛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及答案1套.docx
- 河南省长葛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附答案.docx
- 河南省长葛市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及答案1套.docx
- 河南省邓州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试题推荐.docx
- 河南省长葛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最新.docx
- 河南省邓州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试题最新.docx
- 河南省邓州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试题及答案1套.docx
- 河南省长葛市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类E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及答案1套.docx
- 河南省邓州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推荐.docx
最近下载
- 《土建工程基础》试题库.pdf VIP
- 世界名著-玩偶之家.pdf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 .pdf VIP
- 2025年辽宁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锦州市卷)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答案.pdf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 13次课第4章地基与基础第一节 土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ppt VIP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思想.doc VIP
- JFE++Super-OLAC、HOP、E-WEL.ppt VIP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 14次课 4.2 地基中的应力与变形.ppt VIP
- 第5课 美丽河山我们的家 课件 人民版中华民族大家庭.ppt
- 土建工程与基础课件 15次课 第4章 地基与基础 第3节 基础设计.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