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阴极和阳极电位分别从Eok, EoA极化到同一电位,即交点S对应的电位Ecorr,该电位称为腐蚀电位。事实上,整个系统总会有欧姆电阻存在,所以实际上,阴、阳极极化曲线是不可能相交的。 4.极化曲线与极化图的测定 测量腐蚀体系的极化曲线,就是测量在外加电流作用下,金属在腐蚀介质中的电极电位与外加电流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测量极化曲线可采用 恒电位法或恒电流法。 步骤: 首先按每一电极单独存在时作出实测阳极极化曲线和阴极 极化曲线。 将各电极的极化曲线绘制于总极化图上。 依据同一电位下各阳极电流叠加和阴极电流叠加的原则,分别得到总的阳极极化曲线和总的阴极极化曲线。 通过两条总的极化曲线的交点作水平线,即可求出Ex。 由总极化图即可确定各电极的极性。 确定腐蚀电流 总极化图中两条总极 化曲线的交点S对应的电 流值Ix,就是该多电极系 统的总腐蚀电流。图中阴 极电流I1,I2 , I3 ,阳极 电流I4 , I5 。当多电极系 统处于稳定状态时,总阴 极电流必等于总阳极电 流。 多电极系统的工作特性 由多电极系统极化图可知,任意改变某一电极的极化率,则该电极对其余电极的影响将非常显著。如增加最有效的阴极的面积,或添加去极剂,搅拌等,将使Ex-S水平线向正方向移动(为什么?),则会使原来为阴极的电极转化为阳极;反过来若减少最强阳极的极化率就可能使中间阳极转变为阴极。 对防腐工程有实际意义的是,在系统中加入一个阳极性更强的电极,则 Ex-S水平线必然向负方向移动,这不仅可以缓解原来阳极的腐蚀,甚至可能使主阳极转化为阴极而停止腐蚀,即后面我们要讲到的牺牲阳极保护。 四、腐蚀速度的计算与耐蚀性能评定 1.腐蚀速度计算 金属在发生电化学腐蚀时,其腐蚀速度可以用腐蚀电池的腐蚀电流来表征。电化学腐蚀严格按照电当量关系,金属溶解数量与电量关系遵循法拉第定律,即电极上溶解(或析出)1mol的物质所需电量为96500C。因此,所溶解(或析出)物质的数量为: 式中:W—时间t内被腐蚀的金属量,g; Q—时间t内从阳极流过的电量,C; t—腐蚀时间,s; I—电流强度,A; n—金属失去电子数; F—法拉第常数,96500C/mol. A—金属克原子量,g。 腐蚀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腐蚀量即: 式中:K—腐蚀速度,g/(m2 · h); S—阳极区面积 iA—阳极区电流密度,A/m2。 对单一金属的腐蚀速度计算,式中面积S通常包括所有微阳极和微阴极的总面积,电流密度iA是金属的腐蚀电流密度。 2.金属的耐蚀性能评定(针对全面腐蚀 为什么?) 金属耐蚀性也叫化学稳定性,即金属抵抗介质作用的能力。对全面腐蚀,通常以腐蚀速度评定。 重量法 以金属腐蚀前后金属质量的变化来表示,分失重法和增重法。常为实验室采用。 失重法适用于腐蚀产物能很好地除去而不损伤主体。 2.吸附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属钝化并不需要形成固体产物膜,只要金属表面或部分表面上生成氧或含氧粒子的吸附层就可以使金属钝化了。它主要是改变金属—溶液界面的结构,并使阳极反应的活化能显著提高。因而金属本身反应能力下降,产生钝态。 式中:K--腐蚀速度, g/ m2·h ; W0--腐蚀前金属的质量,g; W1--腐蚀后金属的质量,g; t--腐蚀时间,s h ; S--金属与腐蚀介质接触的面积,m2。 增重法适用于腐蚀产物全部附着在金属上,且不易除去。 深度法 以腐蚀后金属厚度的减少来表示。深度法能更直观地表示金属的耐蚀性能。常为工程上采用,通常以mm/a来表示腐蚀速度。 对于均匀腐蚀,常以年腐蚀深度来评定耐蚀性的等级。工程上一般分为四级。 γ—金属密度。 金属所发生的电化学腐蚀,通常阳极易于溶解,而阴极反应阻力较大,是腐蚀过程的控制因素。较为典型的是析氢腐蚀和耗氧腐蚀。 一、析氢腐蚀 定义:指溶液中的氢离子作为去极剂,在阴极上进行阴极反应,使金属持续溶解而被腐蚀。 酸性介质中的碳钢、不锈钢、合金及一些较活泼的金属常发生析氢腐蚀。 第三节 析氢腐蚀和耗氧(吸氧)腐蚀 1.析氢腐蚀发生的条件 条件 : 腐蚀电池中的阳极电位必须低于阴极的 析氢电极电位。 析氢电位指在一定阴极电流密度下,氢的平衡电位和阴极上氢的超电压的差, 显然,溶液酸性越强,氢平衡电位越正,而那些较活泼的金属的电位则较负,所以很容易发生析氢腐蚀。Al、Mg等甚至在碱性溶液中也发生析氢腐蚀。 2.析氢腐蚀的阴极过程和氢的超电压 氢去极化的阴极过程有以下几个连续步骤组成: 水化氢离子到达阴极表面,方式:迁移、对流、扩散。 水化氢离子脱水,放电成为氢原子,吸附在金属上。 复合脱附或电化学脱附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 电极表面的氢分子通过扩散聚集成氢气泡逸出。 整个析氢过程的控制因素集中于第二、三步,这必然导致析氢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康复指南.pptx VIP
- 2023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docx
- 第12章 机械效率 难题练习 2021年初中物理培优(重点高中自主招生 竞赛).docx VIP
- 中医内科学肥胖.pptx
- 整形外科诊疗指南.docx
- 提高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PDCA案例.pptx VIP
- 2025年秋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docx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pptx VIP
- 2025年新版《GAMP5(良好自动化生产实践规范)指南》中英对照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