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磁粉检测技术 机电工程学院测控系 魏 莉 Weili@whut.edu.cn 二、磁粉检测辅助器材 1.光源 (2)紫外光 (1)可见光 3.4 磁粉检测设备、器材与材料 (3)黑光灯 3.4 磁粉检测设备、器材与材料 2.磁场测量仪表 3.4 磁粉检测设备、器材与材料 2. 退磁的原理 换向衰减同时进行 3.2 磁化与退磁 3. 退磁的方法 (1)交流退磁 通过法 3.2 磁化与退磁 3.2 磁化与退磁 衰减法 3.2 磁化与退磁 (2)直流退磁 3.2 磁化与退磁 退磁磁场强度应大于磁化最大磁场强度 周向磁化退磁:先纵向磁化再退磁 交流电磁化用交流电退磁,直流电磁化用直流电退磁,直流退磁后再进行一次交流退磁效果更好 通过法退磁:工件与线圈轴平行,短工件接长退磁,不能用铁磁性盘摆放工件退磁,环形或复杂工件应旋转通过 退磁机与工件东西放置,与地磁场垂直可有效退磁 已退磁工件远离退磁机和磁化装置 4. 退磁的注意事项 3.2 磁化与退磁 5. 剩磁的检测 3.2 磁化与退磁 3.3 磁化规范 磁化规范:工件在磁化时选择磁化电流应遵循的规则。 考虑因素:工件、检测要求、磁化方法、设备 来源:实际应用、实际研究的总结 范围:宽 磁化电流:以峰值表示 一、磁化规范制定方法 1. 经验数值法 (1)工件表面磁场值 工件表面磁化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就可以满足检测条件要求 14.4kA/m 8.0kA/m 剩磁法 4.8kA/m 2.4kA/m 连续法 严格规范 标准规范 3.3 磁化规范 I=45D I=25D 剩磁法 I=15D I=8D 连续法 严格规范 标准规范 其中: 电流I单位:A 直径D单位:mm 非圆工件:D=周长/π 3.3 磁化规范 (2)工件内的磁感应强度 工件内磁感应强度达到一定数值,就可以满足检测条件要求,具体要求可选下列二者之一: 工件内磁感应强度达到0.8T; 工件内磁感应强度达到饱和磁感应的80%。 3.3 磁化规范 3.3 磁化规范 6.4--9.6kA/m 剩磁法 1.6--4.8kA/m 连续法 磁场范围 科学、合理 难以得到所有材料的磁化曲线 《常用钢材磁特性曲线速查手册》 3.3 磁化规范 2. 标准试片法 常用试片:A型、C型 操作步骤 用于复杂形状工件 3.3 磁化规范 3. 磁特性曲线法 3.3 磁化规范 Ⅰ:初始磁化区 Ⅱ:激烈磁化区 Ⅲ:近饱和区 Ⅳ:基本饱和区 Ⅴ :饱和区 3.3 磁化规范 饱和区( Ⅴ ) 基本饱和区( Ⅳ ) 剩磁法 近饱和区( Ⅲ ) 激烈磁化区( Ⅱ ) 连续法 严格规范 标准规范 3.3 磁化规范 二、周向磁化规范 1. 直接通电法 3.3 磁化规范 2. 中心导体法 磁化规范同直接通电法 偏心放置: 3.3 磁化规范 3. 支杆法 3.3 磁化规范 三、纵向磁化规范 低充填:γ≥ 10 高充填:γ< 2 中充填: 2≤ γ < 10 3.3 磁化规范 1.低充填(γ≥ 10)线圈连续法纵向磁化 (1)偏心放置 IN:线圈的安匝数 L/D:工件的长径比 3.3 磁化规范 (2)同心放置 IN:线圈的安匝数 L/D:工件的长径比 R:线圈的半径(mm) 3.3 磁化规范 2.高充填(γ< 2)或电缆缠绕法线圈连续法 3.3 磁化规范 3.中充填 (2≤ γ < 10) 线圈连续法 被检工件为空心时: 3.3 磁化规范 4.剩磁法 线圈纵向磁化 3.3 磁化规范 3.4 磁粉检测设备、器材与材料 一、磁粉检测设备种类及特点 1.固定式磁粉探伤机 2.移动式磁粉探伤机 3.便携式磁粉探伤仪 3.4 磁粉检测设备、器材与材料 优点: 简单和复杂工件都只需一次通电就可磁化 所需电流值与长度无关,磁化规范计算容易 工件端头无磁极,不会产生退磁场 工艺简单、效率高 灵敏度较高 局限性: 可能烧伤工件 不能检测管材内壁 细长工件夹持易变形 3.2 磁化与退磁 工件烧伤的原因: 夹持部位有铁锈、氧化皮、脏物 磁化电流过大 夹持压力不足 通电时松开或夹持工件 接触面积过小 3.2 磁化与退磁 (2)中心导体法 3.2 磁化与退磁 磁场分布 R2 R1 R3 试件 中心导体 3.2 磁化与退磁 优点: 电流不直接流经工件,不会烧伤 空心工件内外表面以及端面都会产生磁场 工艺简单、效率高 灵敏度较高 局限性: 厚壁工件的外表面检测灵敏度远低于内表面 检测大直径管时,需采用偏置心棒法 仅适用于有孔工件 3.2 磁化与退磁 3.2 磁化与退磁 (3)支杆法 3.2 磁化与退磁 3.2 磁化与退磁 触头材料:钢或铝,不用铜 局部磁化方法:间距150--200mm 磁化电流:3.5--5A/mm 灵敏度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材料力学习题集资料.ppt
- 床旁及急诊超声的诊断资料.ppt
- 材料设计试卷模板资料.doc
- 材料设计原理相关问题资料.doc
- 材料试验复习资料资料.doc
- 创新声卡的调试资料.doc
- 材料物理复习题资料.ppt
- 创新思维培养简版资料.ppt
- 创新思维与方法(思维)资料.ppt
- 材料物理思考题资料.doc
- 2025年中国衬胶防腐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电厂凝汽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一位三极带接地插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军用士兵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输液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聚四氟乙烯膜滤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柴油机组自动监控模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3贵州黔西南州兴仁市创薏农业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至2031年中国储酸槽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24通道DMX信号解码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