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鉴赏 - 副本.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鉴赏 - 副本

八百标兵奔北坡, 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比喻,以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来说自己是仍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 2.整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 老友备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我做客到他朴实的田家。村子外边是一圈绿树环抱,郊外是苍翠的小山包平斜。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好啦! 题破山寺后禅院 ? ? 常建 ??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当我漫步走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 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 万物一片静寂,只有钟磐声在空中回荡。 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悦”和“空”两个词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是什么? 品读这首诗,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古老、幽静、清寂 表现了作者不追名逐利,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悦,使怡然自得;空,使空。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空,写出诗人见到后禅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 这两个字以动显静,含蓄隽永。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暮春时节杨花落尽,杜鹃鸟声声啼鸣。 听说你被贬龙标,一路将要渡过五溪。 我把这颗忧愁之心托给天上的明月, 让它随着风儿陪你一直到被贬的荒凉之地。 1. 作者为什么选“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有什么作用? 2.“我寄愁心与明月”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托明月所寄的是什么情感? 3.这首诗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扬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心头的凄情。渲染了暮春时节哀伤愁恻的气氛,也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 拟人。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 借景抒情,以悲景衬托离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关照和安慰之情。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这个日期。 巴山这里夜雨下个不停,秋水涨满了水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西窗下秉烛长谈共剪窗花。 在诉说今夜我在巴山听雨时对你的思念。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 )衬托( ),( )转化为( ) 2.“秋”字的作用 ?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使人想象了什么样的情景?表到了怎样的感情? 想象未来与妻子重逢,在西窗下秉烛夜谈,诉说巴山夜时彼此相互思念之情。虚写未来的欢聚,正是为了衬托眼下的孤寂和思恋之情,更深刻地表达了现实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 以会晤的欢娱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 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秋季是个让人感伤的季节,以景衬情。 5.诗中贮满了离情别恨, “巴山夜雨”在今天已成为离情的代用语,而这一短语在诗中反复运用,你认为作用何在呢? 第一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是实写,它点明诗人当时所在的时空位置:秋天、雨夜、巴山;也是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情愁的写照,长夜难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